阮經天,殺瘋了。
最近,電影《周處除三害》上映后,票房與口碑都持高不下,熱度大多來源于阮經天的表演。
他主演的陳桂林,本是黑道職業殺手,在得知自己生命將盡后,決定干一票大的,讓自己的名字被世人記住。
陳桂林想要留名的“癡”念,讓他一路除掉三害,包括自己。
這是一個毀滅貪嗔癡,人死留名的故事。
電影所呈現的暴力美學,在血洗靈修堂時達到高潮。在阮經天的臉與笑容中,陳桂林完成自我救贖。
其實那是一張比看上去更為復雜的臉。
細長的眼睛富有神采,泛著不具名的光澤,鼻梁高挺,嘴角自然上揚,給人以陽光感。
不笑的時候,立體的骨相撐起皮相,奔跑時每一寸皮肉都有序存在。當他開懷大笑時,眼神若隱若現,笑容同時成為他暴露與隱藏自己的方式。
如今的阮經天41歲了,他試圖用這種牢靠的留白,為表演與生活繼續囊括更深層的意味。
從偶像劇的奶油小生到如今的實力派演員,伴隨著臺偶劇消散于時代浪潮中,荒誕內娛的無可救藥下,阮經天在完成轉型的過程里,不停跌倒、彌合、蛻變。
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自救。
阮經天借角色之口,講出那句話:“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死了都沒人記得。”
兩年前,阮經天在遇到陳桂林時,他已經歷了生命中的難以承受之重。
親人去世,無數自我懷疑的時刻,在現實不堪的情境下大步走出舒適圈的孤絕。
電影引用的“周處除三害”典故,見于《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少年周處身形魁梧,武力高強,卻橫行鄉里。后周處只身斬殺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歸正,至此三害皆除。
陳桂林的敘事,由阮經天完成。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劇照
他天真又野蠻,癡到極致,人性便從他的身體里摘除,最終陳桂林的骨血中只有神性與獸性。
面對執迷不悟的邪教徒,本要離開的陳桂林,在聽到音樂時,歪頭一笑后返回靈修堂,進行了極富暴力美學的屠殺。
血腥與圣歌毫無違和感,做出擊斃動作時的陳桂林,像一個在做游戲的孩子,以一種處刑的方式進行射殺。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片段
這無關正義,更沒有憤怒。他只知道,自己就是要做這件事的人,不容分說。
與其說是陳桂林在自行殺盡惡人,不如說生命與生命互為因果,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陳桂林在自首被押上警車前,記者問他后悔嗎,他的喜悅映照在臉上,回答:“我叫陳桂林!”
電影《周處除三害》
陳桂林(阮經天 飾)與陳灰(李李仁)劇照
這是觀眾從未見過的阮經天。
《周處除三害》的英文翻譯是The PIg,the Snake,and the Pigeon,對應了佛教中的三毒“貪嗔癡”,在影片中分別以鴿、蛇、豬的意象出現。
陳桂林手上戴著奶奶的粉色小豬手表,是他癡的象征;蛇代表的嗔,對應香港仔的殘暴無情;鴿子看似溫順,實則貪念很重,代表的是邪教教主林祿和。
電影《周處除三害》劇照
當陳桂林死去,輪回之苦就此結束。
這是為阮經天量身定做的一個角色,瘦削的高個子男人,瘋癲外表下又有著少年氣,又純又欲。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劇照
從始至終未曾消失的,是笑容。
殺掉黑幫老大時得意挑釁地笑,像個闖關成功的孩子;與奶奶打電話時溫柔地笑;最后一幕被執行死刑時,與世界的告別一笑。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劇照
除了過硬的演技,這張臉也相當緊致,年過不惑,面部的平整度近乎不合理,歲月似乎在他的臉上格外留情。
阮經天說:
“《周處除三害》是我這10年來,掙扎也好,自我懷疑也好,痛苦也好,療愈也好,重新檢視自己也好,它算是自己旅途的一個終點,未來的我也許還是會懷疑,但我知道我就是要做這件事的人,我很幸運。”
阮經天完美塑造了陳桂林這樣一個復雜的角色,將外在的兇猛與內在的脆弱融為一體,讓人想不到任何人能替代他眼神中那份天真。
這部電影剛好是他人生40歲以前的一個句點,“我覺得自己畫的也挺開心的”。
詮釋這個故事的阮經天,曾經也是陳桂林。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劇照
阮經天的名字,來源于魏晉陸機的《長歌行》,“逝矣經天日,悲哉帶地川”中的經天二字。
曾經,阮經天是個妥妥的“問題少年”,打架、逃課、退學,五年換了五所學校。讀初中時,他因迷戀電玩幾天沒回家,以至于父母在報紙登了尋人啟事。
成長于軍人家庭,父親對阮經天格外嚴厲,一言不合就動手,為了約束住他的頑劣脾性,便讓他去學游泳。
小時候的阮經天
阮經天加入學校游泳隊,非常有天賦,一度成為中華臺北游泳隊的奧運儲備選手,因帥氣的外形與出眾的特長,他在學校成為風云人物。
如果這條路繼續走下去,阮經天無疑會成為游泳領域的佼佼者,但命運向來不由分說。
2002年,20歲的阮經天陪朋友到臺北參加模特面試,毫不意外,他本人被導演看好,邀請他出演戴佩妮的《愛過》MV。
戴佩妮《愛過》MV 阮經天 片段
阮經天以模特身份進入演藝圈,父母不同意,他們希望兒子找個安穩職業。向來不喜歡循規蹈矩的阮經天,覺得這個圈子蠻好玩,便到臺北,簽了凱渥模特經紀公司。
那幾年,阮經天以拍攝廣告為主,與王菲、孫燕姿、梁靜茹、王心凌等歌手合作拍過MV,成為MV屆的寵兒。
當時,阮經天與同公司的鄭元暢、賀軍翔并稱為“凱渥三劍客”,經常一起上綜藝。
由左到右:賀軍翔、阮經天、鄭元暢
可是三人境遇完全不同,彼時鄭元暢與賀軍翔已經憑借電視劇《惡作劇之吻》與《惡魔在身邊》走紅,阮經天還險些交不起房租。
他曾經自嘲:“聽工作人員說鄭元暢最優雅,賀軍翔最漂亮,而我是長得最奇怪的一個。”
那時,阮經天一年賺的錢不到四萬人民幣,臺北房租很貴,每個月拿出去6000塊臺幣的房租后,身上就沒多少錢了。
直到2005年,阮經天出演偶像劇《綠光森林》,毫無表演經驗的他,在片場還經常被導演罵。
可能被罵得還不夠,阮經天還有精力在戲外談戀愛,緋聞對象正是這部劇的女主劉品言。
阮經天與劉品言
有媒體拍到兩人手牽手逛街,當時的阮經天還和自己的經紀人在一起,認識劉品言后,他很快移情別戀。
那時17歲的劉品言是女子偶像團體組合的成員,還未成年。有了這樣的緋聞,自然遭到經紀公司的反對,這段戀情便草草結束。
阮經天因劈腿未成年偶像,被公司雪藏。
“我覺得被禁止愛是不健康的,人不能逃避愛,要勇敢愛。”
阮經天可謂是言行一致,他這一路愛得過于勇敢。
他愛上一個人的熱情,與他從感情中全身而退的速度幾乎一致,2007年,25歲的阮經天很快又愛上了23歲的絕美混血許瑋甯。
阮經天與許瑋甯
帥哥美女在一起,自然吸引到眾人的注意,許瑋甯是中意混血,五官深邃,擁有不俗美貌,與阮經天是同為凱渥模特公司的模特。
與許瑋甯在一起后,阮經天的演藝事業稍有回暖。
阮經天體悟到表演的美妙,是在《我在墾丁天氣晴》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導演是鈕承澤,正是后來讓阮經天成為最年輕影帝的導演。
鈕承澤與阮經天
阮經天飾演的是一個被父親遺棄,愛情與事業都失意的人。
為了配合角色,他剪了一個“越獄”頭,留起胡須,看著鏡子,他第一次體會到與角色心靈共通的狀態。
“那個狀態就像是時間都變慢了,你可以看得到空氣中細的灰塵,你全身起雞皮疙瘩,從你的手臂一路麻到你的肩膀,到你的頭頂。那個時候你做什么、說什么都是對的。”
電視劇《我在墾丁天氣晴》阮經天 劇照
他慢慢嘗試才發現,做演員的樂趣便是可以去體驗別人的人生,可以嘗試很多不同的角色,也開始找到一些表演靈感。
盡管阮經天演得不錯,可大家的關注點還是在彭于晏身上,他永遠是配角的存在。
阮經天與彭于晏
彼時的臺偶男主臉,大眾偏愛濃眉大眼、氣質周正的帥哥類型,阮經天自然不吃香。
偶像男主的高光時刻,發生在《命中注定我愛你》中,這是被明道推掉的一部電視劇,阮經天搭檔陳喬恩,上演了一段命中注定的愛情故事。
阮經天所飾演的紀存希,成為臺灣電視劇史上第一位收視率突破百分之十三的男主角。
彼時的阮經天與陳喬恩都處于人生低谷期,每次出收視,兩人都抱頭痛哭。
電視劇《命中注定我愛你》阮經天與陳喬恩 劇照
自此,26歲的阮經天成為當紅的偶像演員,可是他不喜歡紀存希這個角色,“我不是隨時都笑得這么開心的人,人家說小天很開朗啊,我很排斥”。
從這部劇開始,阮經天徹底開啟了自己的臺偶之路。
“紀存希”過后,阮經天收到了眾多導演投來的橄欖枝,他選擇了《敗犬女王》,這部劇讓他的演藝事業迎來第二個高峰。
電視劇《敗犬女王》楊謹華與阮經天 劇照
這部劇被稱為“姐弟戀”偶像劇的天花板,阮經天飾演的是初代小狼狗盧卡斯,愛上大自己8歲的單無雙,一直陪她成長。
《敗犬女王》讓偶像劇跳出了傳統的王子公主型態,恨嫁的33歲女主最終沒有接受男主的求婚,不僅創造了高收視,還引領社會話題。
電視劇《敗犬女王》楊謹華 劇照
“我終于踏上33歲的人生,我還是期待在某一天再度遇上真心的悸動,沒有也無所謂,一個人也有一個人過的精彩。
敗犬或勝犬都無所謂,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覺得快不快樂呢?幸福的標準應該由自己決定。”
這個結局是阮經天與制片人一起探討出來的,“這出戲更大的意義是,女人不需要靠家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電視劇《敗犬女王》楊謹華與阮經天 劇照
阮經天的人,隨著他出演的作品愈發熾手可熱。
對于他本人而言,這卻成為一種無形的枷鎖。
阮經天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帥哥角色”,但讓他本人真正找到演戲樂趣的,還是那些后來帶有黑暗色彩,并非主流的角色。
很快,阮經天遇到自己此生很重要的一個角色。
2010年,他出現在鈕承澤執導的電影《艋舺》中,飾演一個高智商、冷漠內斂的黑社會分子和尚何天佑,成為經典。
電影《艋舺》何天佑(阮經天 飾)劇照
艋舺原為平埔族語,意指小船。
這是一段臺灣幫派往事,影片講述了艋舺黑道局勢發生劇烈動蕩,太子幫五兄弟一起闖黑道,在殺機四伏的情形中,面臨友誼與黑道的抉擇。
阮經天飾演的和尚,有著如刀鋒般兇狠的眼神,還有死不低頭的倔強。
在人群中,他是最奪目的存在,其他幾位少年都是陪襯。迷倒很多女人的他,愛上的卻是一個永遠不會愛上自己的男人。
電影《艋舺》何天佑(阮經天 飾)劇照
在馬如龍打和尚的那場戲中,阮經天實打實地挨了一百多個巴掌。
電影上映之后,大家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阮經天。熱血正義與黑色虛偽之間的矛盾感,被何天佑這個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
阮經天的疼痛,仿佛痛在每個人身上。
對于自己執導的這部影片,鈕承澤說這是一部“生猛又華麗的青春動作片”。
電影《艋舺》何天佑(阮經天 飾)劇照
正如影片旁白所言:“1979年,我們一起踏入成人的世界,并且,一去不回。”
阮經天覺得這是出演過所有角色中,最不像自己的一個角色,但大眾認為這才是阮經天該有的樣子,“他就是流氓”。
憑借《艋舺》中和尚一角,阮經天完成初次蛻變,成為最年輕的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帝。
這年,他27歲。
阮經天上臺領獎的時候,無比緊張,他甚至忘記感謝《艋舺》的導演鈕承澤,他說:“從來沒想過會是自己,原本希望做演員20年之內拿到這個獎。”
結果,做演員的第6年,他就做到了。
阮經天舍不得這個角色離開自己,當一個人久了,會產生感情。
陳可辛說:“一個巨星要誕生了。”
電影《艋舺》何天佑(阮經天 飾)劇照
沒那么容易。
2013年,在第50屆金馬獎的歷屆影帝合影中,阮經天因提早離開導致缺席,被網友稱剛紅就耍大牌、不尊重前輩演員們,被批“最沒禮貌影帝”。
制片人李烈也因此,與他10年不聯系。
李烈與阮經天
當時阮經天的經紀人解釋,他不知道有這個環節,而且拍《軍中樂園》導致體力無法負荷,次日要趕到另一個地方,繼續拍戲,才會中途離席。
這番解釋,顯然有些牽強,大眾不買賬,阮經天頭頂“最年輕影帝”的頭銜,讓他持續多年活在一種被審視的狀態下。
禍不單行,這時阮經天某位在夜店認識的前女友爆料,稱阮經天與許瑋甯認識時,并沒有和自己分手,甚至在兩人公開戀情后,阮經天還約自己到墾丁。
對此,女友許瑋甯選擇相信阮經天。
阮經天與許瑋甯
在這之后,關于阮經天的花邊新聞越來越多,在與許瑋甯相愛的八年里,他多次出軌,不守男德,最終走向分手。
頻繁換女友的阮經天,被戲稱為“種馬”。
對于偶像而言,這個外號蠻吸引人,但對于一位嚴肅的演員,這并非一件好事。
后來,阮經天逐漸意識到風流帶來的代價。
《艋舺》過后,阮經天從過去的偶像劇男主,開始漸漸蛻變為硬漢,可過程漫長,等待他的是不可控的人生劇本。
他趁熱接連拍了《愛LOVE》與《血滴子》兩部電影,票房與口碑都不理想。《軍中樂園》雖是主角,演繹上卻大大遜色于男配陳建斌。
上圖為阮經天與陳建斌 劇照
下圖為阮經天與萬茜 劇照
質疑聲如潮涌般朝他襲來,甚至在片場,他聽到有同劇組的人不懷好意說了句:
“金馬影帝,哈”。
阮經天感覺像被暗器中傷,他知道在拿到“金馬影帝”后,自己決不能犯任何錯,這個世界對一個影帝和一個新人的態度,是不同的。
那些年,提到阮經天,人們津津樂道的不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花花公子的風流史。
之后,阮經天鉚足了勁,先后拍了侯孝賢、徐克執導的作品,但反響都平平,他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
阮經天與侯孝賢
拍完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后,阮經天來到內地發展,彼時的內地演藝市場正是流量當道,他與當紅小花楊穎、楊冪、宋祖兒搭檔,演了一系列爛片。
阮經天與楊冪合作拍的《扶搖》,被群嘲為“古裝丑男”,之后他在綜藝里的頻繁露臉,更是蹉跎了一個演員的質感。
電視劇《扶搖》阮經天 劇照
演員是一個脆弱的行業,這點阮經天深表認同,他不想繼續消耗自己。
于是,他回到了臺灣省。
對于早早成為金馬影帝的阮經天而言,“紅”并不是剛需。比起虛無縹緲的名氣,演技與努力被肯定才是他所追求的。
于是有了《追緝》《怒潮》這樣極為復雜的人物畫像。
關于電影《追緝》中林佑生一角的理解,阮經天說:
“今天這個角色放在十年前,我演不出來,如果我一直活在舒適圈里,那林佑生一定會離我很遠。
但在過去的十年里,我的生命里有所謂的自我掙扎,所謂的懷疑和抗拒,所謂的明知現實如此不堪,我只能選擇不看現實,做好自己。所以當我讀到這個人物的樣貌時,他才會清晰地浮現出來。”
電影《追緝》林佑生(阮經天 飾)劇照
阮經天一直在等最理想角色的到來,直到《周處除三害》找到他。
《周處除三害》中,阮經天表示最難演的一場戲,是在新心靈舍遇到尊者,那是陳桂林人生最困頓、無助的時刻。
在那里,他的認知被擊碎,之后燃起的希望又徹底破滅。
那種無聲的壓抑感,遠遠比打戲的血肉模糊來得受傷。
“40歲后,陳桂林讓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劇照
去年冬天,憑借《周處除三害》的陳桂林一角,阮經天回到暌違十年的金馬,再次成為最佳男主角候選人。
有一幕戲,從戲里演到戲外。
戲里,陳桂林身著一身棉麻素衣,跪在地上,接受尊者的“洗禮”,他被鞭打、剪發,痛哭高喊:“我是罪人,我危害人間,我辜負蒼生,我愿拋開一切,消除名利權利……”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片段
戲外,飾演尊者的陳以文手里拿著藤條“鞭打”阮經天。
站在一旁的阮經天畢恭畢敬地向這個舞臺鞠躬,說:“我熱愛電影,我認真演出,我絕不中途離席。”
陳以文與阮經天
過往糾葛,就此消散。戲中人與戲外人的經歷,同樣出自阮經天一人,不謀而合。
成為硬漢,是必然的事情。
阮經天曾說:“我一輩子都不想成為我父親那樣的人。”
童年時期,阮經天脾性頑劣,父親經常會體罰他,后來家里開的鞋廠倒閉了,父親變得更加暴躁,只要心里不如意,就會揍兒子。
讀中學時,有次父親又打了他,阮經天還手,當他回頭看到父親的臉上有血時,內心沒有喜悅,滿是恐懼。他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再是一直逃竄的那個人,有種力量驅使著他往前走。
他一輩子都不想成為父親,但活到現在,阮經天不可避免地成為和父親很像的人。
傷心的童年往事,從未消失。
他與父親的關系是疏離的,在成長的過程里,阮經天很多時候想和父親說說話,做一些事情,但最終因為那份疏離而止步。
三年前,在某檔節目上,阮經天對岳云鵬袒露心扉:“一直無法與父母和解的小孩,永遠沒有辦法變成大人,我想要,也該是時候長大了。”
如今的阮經天41歲了,年過不惑,松弛卻蘊含著張力,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有一種柔軟的強大。
最早詮釋“偶像”的他,早已走出虛假的花房,平凡地生活著,任留后人吃臺偶的剩飯。
在拍電影《周處除三害》前,導演告訴他:“我希望你再回到那個比較難受的狀態,先不要讓自己這么舒服。”
電影《周處除三害》陳桂林(阮經天 飾)劇照
曾經那段不舒服的狀態,在阮經天的身上持續了十幾年,他太熟悉那種感覺。這種“不舒服的狀態”取之便捷,最終在陳桂林身上得到釋放,有大俠之姿。
多年前,他主演的轉型之作《艋舺》中有一段臺詞,如今回看意味深長:
“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后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是草。”
阮經天知道,蟄伏多年,此時此刻的自己,終于可以做一回風。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