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的話
最近在《上海女性》公眾號上看到的一系列家庭故事,我像追劇一樣一口氣看了好幾個,真的被里面的女性角色戳中了!
她們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身邊的媽媽、妻子、奶奶,但在每一個平凡人的身上,都閃耀著女性那種溫柔又有力量的光芒。
像春雨,潤物細無聲,卻能讓整個家、甚至周圍的世界,都生機勃勃起來??赐晷睦锱?,也充滿了力量感!
我特地申請了轉載授權,作為我們一個小欄目《100個家庭故事》,定期分享給大家。
——以下正文——
爸爸參與 共擔育兒
在孩子的眼中
每一位媽媽都可以是超人
事實上
每一位爸爸也可以無所不能
吳敏霞夫婦是臺前幕后的互補協作模式,吳敏霞通過媒體分享科學育兒經驗,張效誠則在育兒中深度參與,為孩子提供了父母共同陪伴的成長環境。
作為四屆奧運會五枚奧運金牌得主,吳敏霞并不強制女兒繼承衣缽,而是鼓勵女兒探索自己的興趣,引導孩子參與體育鍛煉,潛移默化地傳遞堅持、自律的體育精神,用行動詮釋努力比成績更重要的價值觀。
活力四射的漂亮辣媽的歡在生完二胎后,從運動博主的身份轉換成為一位自媒體生活方式博主。丈夫在妻子產后焦慮的關鍵時刻,主動承擔起育兒責任,緩解了妻子的低落情緒,被妻子笑稱開發出了“屬于爸爸的育兒天賦”。
充滿愛的家庭氛圍
是丈夫和妻子不缺席孩子的成長
當家庭成員相互理解、共同成長時
瑣碎的日常也能迸發溫暖光芒
點亮愛 托舉愛
在愛與責任的故事里
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小小的愛心
在社會中點亮更多人的愛
咖啡館主理人章莉莉為自閉癥青年與聽障孩子開辟了一片天空,使咖啡店成為各個家庭之間的一根紐帶。她不但自身致力于這份事業,同時身體力行地影響著自己的丈夫與兒子,將家門完全打開,漸漸走進自閉癥孩子的“心門”。
這間咖啡館以微光照亮“星星的孩子”成長之路,詮釋了“不同,但平等”的包容。
茅金菁的父親克服重重困難,創辦了花樣游泳俱樂部,這不僅僅是支持女兒的夢想,更是全力托舉起一眾女孩子的夢想。
不僅如此,父親從一個不會游泳的“旱鴨子”,突破自我考取了花樣游泳教練證,成為了親切的“茅教練”。母親則默默扛起后勤工作,用無言的陪伴為女兒織就最安心的港灣。
愛不僅是情感支持
更是共同成長
以愛為帆
終能無畏前行
國際化與多元化
海納百川
兼容并蓄
這就是上海
一座充滿愛與魅力的城市
瑪婭和弟弟安棟來自一戶生活在上海的中德跨國婚姻家庭。金發碧眼的漂亮洋囡囡不僅掌握中德雙語,還能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活脫脫“正宗的上海小囡”。
來自德國的父親最愛的美食不是啤酒、豬手,而是四川擔擔面和涼拌皮蛋,幸福的四口之家笑稱擁有“三個半中國人”。
怎么樣,這些故事有戳到你嗎?哪一個人,哪一句話讓你特別感動?歡迎來留言區和我分享你的感受哦!
我會選出一位朋友,送出我定制的帆布包一個~讓這份來自平凡生活的暖意,也能陪伴你的日常。
以后咱們這個“100個家庭故事”小欄目,會持續帶來這些來自弄堂里、來自普通家庭的溫暖力量! 記得常來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