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以8結尾比9更狡猾”的本質是商家對消費心理學與文化符號的進階運用,其隱蔽性遠超傳統9結尾策略。
8結尾定價的“狡猾三重奏”
認知偏差:左位效應+模糊感知
大腦優先關注價格首位數字,自動弱化尾數。例如:
480元→被歸類為“400多檔”,但兩件實際960元,心理錨點仍停在“800多;
18.8元奶茶→對比20元時,“1X元”的認知讓人低估實際成本。
與9結尾對比:9.9元、199元是明確的促銷信號,易觸發警惕;但8結尾偽裝成“合理定價”,降低防備。
“8”在中文語境中象征“發財”,商家借此制造“好運溢價”:
金飾定價3888元比3999元更易被接受,消費者忽略111元差價,僅因“數字順耳;
高價商品采用xx88元(如289800元),既規避“廉價感”,又暗示“高檔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