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 葉子姚
近期星二代們扎堆出道。
小沈陽女兒沈佳潤韓國solo出道,發(fā)個人迷你專輯,小沈陽夫妻倆直接投資幾百萬為閨女在韓國成立專屬經(jīng)紀公司。
還在親爹演唱會上作為神秘嘉賓,獻上唱跳。
陳奕迅女兒陳康堤作為力捧新人簽約華納,MV由格萊美制作團隊親自操刀,前幾天在澳門首次公開演出。
鐘鎮(zhèn)濤女兒鐘懿也作為歌手正式出道,參加了今年夏天的音樂綜藝。
還有黃奕12歲的女兒登熱搜,原因不想去英國念書,想去韓國當練習生。
我們熟悉的星二代,比如李小璐女兒甜馨,發(fā)行了個人單曲;
黃磊女兒黃多多,被曝將出演電影《人魚》,主演是湯唯和王一博。
除此以外,還有尚未明確要“出道”,但能看出躍躍欲試就奔著這條路去的。
鐘麗緹今年帶著三個女兒合體拍雜志;
伊能靜帶兒子恩利一起做演講開直播;
甚至前陣子連英皇金牌經(jīng)紀人霍汶希,也首次與女兒合體拍時尚雜志封面。
這些年星二代們陸續(xù)出道,大家有觀望,有抵觸,也有更多質(zhì)疑和不看好:星二代能力不夠,卻擠占資源。
這其中,只有一個人,大概算是個例外,就是竇靖童。
這個夏天,竇靖童出演了一部電視劇,《她的生存之道》,合作顏丙燕,王傳君,她是女主角。
劇中,飾演一個被親媽拋棄,自卑生長的落魄女拳擊手,如何逆襲人生。
竇靖童因為這部劇,留長了頭發(fā),學會了做飯和打拳。
(為這部劇,竇靖童提前半年多學習打拳,練習廚藝)
顛覆熒幕形象,合作實力派演員,有感情戲加入。這一次,她又突破了一些邊界。
雖然劇播完了,聲量不大,很多人對劇情槽點滿滿,但對于竇靖童的表現(xiàn),大家普遍包容,認可。
就像看著長大的孩子,跟女主角一起又成長了一次。
回到那個問題,為什么竇靖童不被罵?
首先必須要說,有一個詞叫“愛屋及烏”。
父母積累的德行,會自然延續(xù)到孩子身上,這是必然事實。
不被罵的星二代,背后一定有一個,幾乎一直被深愛的星一代。
竇唯是搖滾才子,王菲是歌壇天后,都是傳奇。雖然也各有傳奇般的感情事,但都體面處理了,幾十年過去,人和口碑都沒塌。
王菲到今天,都沒有搞過很多“流量變現(xiàn)”的事兒,很珍惜自己的羽翼。
在竇靖童出道路上,除了和王菲一起參加過音樂綜藝,演唱會同臺表演,大多數(shù)時候,她們都是在公眾語境里隱身的。
太過耀眼的父母,默默托舉,把話筒給孩子,才是真正祝福。
《她的生存之道》主題曲是竇靖童、王菲合唱的。
但竇靖童的個人平臺上,沒有刻意借此炒作宣傳。
還是網(wǎng)友在微博喊話:“再轉(zhuǎn)一下和媽媽的ost呀,大膽帶熱詞,放心,王菲兩個字不燙嘴。”
可以說,竇唯、王菲作為父母的“觀眾緣”,成功地完成了轉(zhuǎn)移。
特別是當大家在如今的竇靖童身上,隱隱聽出王菲的聲線,看到竇唯臺風的時候。
竇靖童在王菲演唱會現(xiàn)場彈唱就被贊賞,為什么成為經(jīng)典名場面?
大家喜歡看,王菲那一絲少有的煙火氣,也喜歡看,一個小孩在“不主流家庭”長大卻依然得到很多愛的故事。
其次,竇靖童本人,沒有那么著急賺快錢。
相對于大部分星二代急于表達和證明獨立,或者立刻要一個結(jié)果。
她的氣質(zhì)一直都是內(nèi)斂甚至有點緊張的,我們好像看著一個小孩,小心翼翼走過自己的青春期,慢慢找到自己。
她組建樂隊,前期主要用英文創(chuàng)作,以迷幻電子搖滾的小眾風格為主。
做個人專輯,第一張國語專輯,詞、曲、音樂制作都是她自己。
這些都不太賣座,和經(jīng)濟利益、變現(xiàn),沒有掛鉤。
在19歲的時候為電影《七月與安生》制作了主題曲。
陳可辛對竇靖童的評價是:“外界都設想你有很多刺,但其實你還挺平和的……你有態(tài)度,但是你沒有刺。”
包括為拍攝《她的生存之道》每天練習打拳2小時,累是肯定的,但她很好地自洽了:“自己能克服肉體上的疲憊,那也能做好專輯,打拳給我?guī)砹艘环N力量和韌勁 。 ”
第三,她很坦然承認自己靠了家里的托舉,沒有激烈反證“我很獨立”。
最近竇靖童接受了不少采訪,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今年28歲的竇靖童,回憶出道時的自己,做音樂,坦言當時做音樂會有一種執(zhí)念,非要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什么需要證明的了”。
因為從小就活在聚光燈下,也就知道了這條路還很長,要慢慢走。
她全面承認,是因為有這樣的媽媽,有這樣的資本,自己才得到了現(xiàn)在的一切。
《幻樂之城》里展現(xiàn)的坦率個性,被問到為什么來節(jié)目?
她說:“我媽讓我來的。”
人生首部電影《第十一回》,與周迅飾演母女,獲得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天壇獎最佳女配角。
眾所周知,也是在那次音綜,王菲和周迅的世紀大和解,從此周迅就帶著竇靖童在娛樂圈玩兒,真正地,玩兒。
《第十一回》還來“伊姐觀影團”做過首映,那是陳建斌第二次執(zhí)導電影,大部分的親友也都是帶著支持的心情參與的。
畢竟,陳建斌第一次執(zhí)導電影叫作《一個勺子》,因為請不起啥演員,他幾乎演完了整部戲。
周迅也帶竇靖童上綜藝玩兒,竇靖童也因此完整地輸出了一些自己的價值觀。
《很高興認識你》里竇靖童談論,暴露、脆弱,和關于死亡。
“現(xiàn)在我比以前怕死,不是因為害怕死亡,而是因為更愛這個世界了。”
被問到如果生命只剩三個月,你會做什么?
她的答案是:“好好過好每一天,為死亡做準備。”
新劇《她的生存之道》的導演李孟橋,竇靖童之前就與她合作拍過電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既是主演,也負責電影音樂原聲。
這部片子還入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
這番進軍劇場,很像幾個玩得好的小伙伴,第一把玩得不太差,大人給了點支持,現(xiàn)在試著玩把,稍微大點的。
“沒有那么快要商業(yè)化自己”的背后,本身就是,徹底足夠的托底。
多年前,竇靖童就直面鏡頭坦率過自己對于資源的利用。
“我從小在家里就條件比較好,父母給了我很多,但也正是因為擁有這些條件,如果我不把它發(fā)揮到最充分,去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那我就對不起這些條件。”
寫了那么多,并不是竇靖童的通稿,沒收錢。
因為星二代扎堆出道,相較于普通人,出發(fā)即領跑。
但在繼承者們的爭奪里,最后,拼的還是個人的能力、認知與德行。
現(xiàn)在繼承者們接受的嘲諷,也是很大聲的,隨便舉幾個例子。
比如,怎么捧都捧不紅的向佐,從李連杰、梁家輝、古天樂作配,到現(xiàn)在奇裝異服招搖過市,靠黑紅流量吃直播飯,他的名字,依然是“向太的兒子”“郭碧婷的老公”。
比如,木村拓哉的女兒木村光希,15歲模特出道,橫掃了各大時尚雜志,寶格麗、香奈兒等奢侈品牌代言紛紛找來。
現(xiàn)在因為瞪眼式表演,直接被日本網(wǎng)友票選“最討厭的星二代”,網(wǎng)絡點評最高的評價是“離開父母什么也做不好,太依賴父母光環(huán)”。
在觀眾越發(fā)呼吁平等的今天,星二代們一旦暴露身份,必然經(jīng)受更大的考驗,比如,在《狂飆》里,唯一被罵的角色,就是吳剛的兒子吳羽卿,飾演高啟強的帥氣兒子高曉晨。
作品大爆,成功獲得全國人民蓋棺定論的評價,說他是全劇“唯一敗筆”。
演藝圈,說到底吃人緣飯,血緣,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小火靠捧,大火靠命,強捧灰飛煙滅”,這并不是一條更輕松的路。
當然,也有正面參考,比如演員王驍,作為演員一步步從小配角走到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人紅了,更多人才知道他媽是誰。
或者謝霆鋒,從16歲怒砸吉他,到后面拍動作片全身是傷,兼做幕后創(chuàng)立香港最好的制作公司,感情上從艷照門到和王菲年下戀……
前半生算得上波瀾壯闊,換得了一個,大家不再只記得他是狄波拉和謝賢的兒子。
竇靖童的故事,才剛開始,還有很長,很長。
星二代手握更多資源,就需要能駕馭它的,更強的心智。
大家喜歡竇靖童,到現(xiàn)在為止,還是在喜歡王菲。
竇靖童曾說過,她心里有一顆種子,是很小的時候,王菲就給她種下的。
她有什么開心的事,王菲就說,你別開心太久。
那時候,她不懂,覺得母親是潑冷水,太悲觀。
進入到社會以后,看見很多人和事,才慢慢理解母親。
那顆種子,變成可以保護自己的東西。
竇靖童專輯里的一句歌詞,是對母親王菲的回應,現(xiàn)在想想,也是她走到今天的另一個答案吧。
“媽媽給過我最特別的禮物,是教會我怎么欣賞一道彩虹。”
觀影團
“伊姐看電影”線下平臺“伊姐觀影團”,至今為止組織200多場官方授權的電影首映禮、超前點映,想免費參加明星首映禮,得到正版的限量周邊,獲取專屬的文旅精品優(yōu)惠嗎?
點擊小程序注冊會員(“伊姐觀影團”報名活動唯一途徑,唯一途徑,唯一途徑)。每日簽到領積分,兌換私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