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眸娛
影視改編運最好的作家,千山茶客絕對算得上一個。
《墨雨云間》《雁回時》兩連爆,網文界的“言情天后”千山茶客一躍成為IP新貴,絕佳的改編運在整個IP市場都相當罕見,也讓她的第三部IP改編劇《錦月如歌》備受市場關注,未播先火。
但已經播出一半的《錦月如歌》未能復刻前兩部的大爆,騰訊視頻站內熱度停在了26000,遲遲未有突破,放在今年一系列撲街古偶中雖然不算太難看,但距離爆款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IP新貴千山茶客一朝“馬失前蹄”,顯而易見,“改編運”真的不是一個玄學問題,恰恰更凸顯了內容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影響IP影視化成敗的變量也絕不在所謂的作家個人“運勢”。
真女將軍,假大女主
事實上,《錦月如歌》原著《重生之女將星》是千山茶客最適合影視化的一部小說。
《重生之女將星》雖然依舊延續了千山茶客擅長的大女主重生復仇套路,但跳出了宅斗舒適區,而是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的巾幗女將軍,遭遇前世被背叛、被暗殺,一朝重生成柔弱少女的她勢要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以女子身份封侯。
不同于千山茶客以往塑造的主母、嫡女形象,女主角禾晏的主戰場在軍營、在沙場,更強調她在軍事上的智慧、謀略,以及超高的武力值,是天生的“女將星”。這種智力、武力滿點的強大女性角色,在古言嬌妻遍地的客觀現狀之下顯得格外亮眼,《重生之女將星》原著IP知名度其實遠超《墨雨云間》《雁回時》原著。
關聯到目前影視行業的創作風向,大女主風潮崛起之下,更凸顯女性力量、女性主體地位的女將軍形象席卷古偶市場,《重生之女將星》無疑是一部符合當下觀眾審美、市場趨勢的作品,影視化改編自然也備受看好。
《錦月如歌》開播前市場關注度確實不低,騰訊視頻、芒果TV雙平臺預約量破四百萬,首播廣告投放數量也相當可觀。但隨著劇情的推進,熱度漲勢明顯未及預期,不僅出現了無廣“裸播”的情況,湖南衛視收視率也僅有0.3%,和已經播出近半年再上星東方衛視的《雁回時》同一水平。
隨之而來的,是關于“魔改”的爭議,開播初期#錦月如歌魔改#的話題就登上微博熱搜,對原著劇情的多處刪改不僅勸退了不少原著粉,也影響了整部劇的口碑觀感。
比如刪除重生設定導致劇情的故事動機與情感沖擊力嚴重不足。原著設定禾晏女扮男裝、替哥從軍,在病弱兄長身體恢復后被迫“功成身退”,嫁人成親后又被家人毒害失明、流產,女將軍最終死在了后宅,而禾晏身死后借尸還魂到了城門校尉的女兒身上,由此開啟了復仇之旅。
但劇版為了規避重生、借尸還魂的設定,刪除了原著中前世的所有糾葛,改為禾晏落水假死,被師傅救下后改名換姓重入軍營,大大削弱了禾晏的復仇動機以及劇情連貫性,導致戲劇張力嚴重不足。
再比如為了增強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羈絆,給男主角肖玨加戲,導致女主戲份被削弱。原著中禾晏與肖玨是年少時的死對頭同窗,也是后來齊名的少年將軍,雙強設定其實已經足夠動人。
但劇版改編在原著基礎上多加了一條“父仇”糾葛,故事開篇肖玨誤認為禾晏間接害死了父親而對她心生怨恨,反而強化了男主角的復仇動機,不再是單純的大女主復仇。
客觀來說,這些改編其實算不上“魔改”,在影視化的基礎上做出適應性的改動是很正常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犧牲掉了女主角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到了劇情連貫性和張力,相比原著確實存在不足。
至少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這一次,千山茶客“改編運絕佳”的定律失效了。
千山茶客的“改編運”
千山茶客成為IP新貴,也就是近兩年的事。
在女頻網文界,千山茶客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她從國內最早發展女性網絡原創文學的瀟湘書院起家,陸續創作出了《重生之閨女難求》《重生之嫡女禍妃》《重生之將門毒后》等系列作品,早期幾乎專攻重生復仇題材。
雖然在網文圈久負盛名,但千山茶客IP影視化開發進度非常慢,遠落后于同時代的作家,直到2024年,出道12年的千山茶客才迎來了第一部影視化作品——《墨雨云間》。
2024年夏天,小成本古偶《墨雨云間》以黑馬姿態橫掃劇集市場,將原著《嫡嫁千金》的作者千山茶客推到了聚光燈下,市場對她的印象跳脫出了《重生之將門毒后》,開始重新審視她的IP價值。
而2025年一季度《雁回時》再次成為了一匹黑馬,腰部古偶播出了S+大劇的爆款成績,影視化第一戰和第二戰都獲得了空前成功,讓千山茶客一躍成為IP影視化的潮頭新貴,絕佳的改編運也由此而來。
其實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千山茶客的作品一定會被“道德審判”。
一方面,她的小說雖然都是大女主敘事,但其實是典型的“霸嬌”文學、男強女弱,往往會給男性角色賦魅,《重生之女將星》已經是個例外;另一方面,傳統宅斗題材注定逃不出“雌競”爭議,更別提她的小說中確實存在不少雌競、虐女情節,這是早期古言小說的通病。
從故事內核來看,除了《重生之女將星》外,“雌競”嚴重的宅斗小說其實并不符合當下的市場審美,《雁回時》影視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刪除了大量“雌競”情節,強調女性互助、母女同盟,劇播期間也因此成功出圈。
但千山茶客作品的優點也非常明顯,一是女性角色的塑造非常精彩,無論如何給男性角色賦魅,女性永遠是第一視角,擁有鮮明的人物設定和完整的故事線,絕對不是男主角的掛件和附庸,適合進行女頻改編。
二是戲劇張力非常強,雖然重生復仇已經套路化了,但這一創作模式在網文圈并沒有失效,強烈的矛盾沖突為劇情發展帶來了強驅動性和情感張力,往往能夠第一時間抓住觀眾,在長劇短劇化時代擁有明顯優勢。
千山茶客的古早言情小說存在時代局限性,但文本層面無疑也是適合影視化的,簡單將IP影視化作品的爆紅歸結為“改編運絕佳”顯然太過籠統,畢竟《錦月如歌》就沒蹭上這股改編運。
相比所謂的“運勢”,IP改編的平穩落地或許更依賴于行業對于IP的消化能力,以及影視制作全流程的配合。
千山茶客仍然未來可期
在整個網文市場,千山茶客的影視化爆款率其實已經很高了。
相比馬伯庸、尾魚等備受IP市場青睞、早早擁抱影視化的作家,千山茶客的網文IP改編難度要小非常多,不追求所謂的文學性、藝術性,劇情內容更落地、矛盾更明顯、沖突更戲劇,除了一些不符合時代審美的情節外,整體來看是適合影視化的。
《雁回時》就刪除了不符合當下市場審美的“虐女”“雌競”情節,但保留了莊寒雁被認定為不祥之人,剛出生就被送走,艱難求生長大的整體故事背景,以及部分爽文情節,并未削弱角色的復仇動機和戲劇張力。
而同時,劇版改編將核心放在了女性覺醒與成長上,單薄的宅斗轉變為對封建社會結構性壓迫的反抗,原著中存在感不強的母親變成了主動復仇者,莊寒雁與繼母從互斗到和解,都是為了反抗父權、夫權,故事內核進行了升華。
即便是被質疑故事單薄的《墨雨云間》也保留了原著中被丈夫被判、被公主殺害、被污蔑出軌的一系列矛盾沖突,將重生改為頂替另一個身份重回京城大殺四方,影視化改編還原了爽文情節。
而《錦月如歌》則恰恰相反,在重生情節的處理上并不到位,弱化女主角的復仇動機實際上會導致整個故事的說服力、連貫性大打折扣,沒能取原著之精華,反而勸退了原著粉。
從已經完成的三部影視化作品來看,千山茶客IP改編落地不難,小說本身的故事發展、劇情節奏都能夠匹配上影視行業現有的創作邏輯,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的IP,在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中更依賴于編劇的消化能力。
而關于千山茶客后續待影視化的IP,市場關注度最高的是《重生之將門毒后》,這個項目目前在大廠新麗手中,沒少因為選角鬧上熱搜,也是業內公認的“好餅”。
《重生之將門毒后》之所以備受市場期待,一方面是因為IP知名度高,男主角謝景行是赫赫有名的“古言男神”,再加上千山茶客這個IP新貴加持,無論影視化呈現效果如何,關注度肯定不會低。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原著作為古言界的“世界名著”,內容上自然有可取之處,角色塑造頗為新穎,手段狠辣的黑蓮花女主搭配鮮衣怒馬少年郎,雙強設定具備爽劇的典型橋段。
IP本身無疑是適合影視化的,但想要實現改編落地,達到《雁回時》《墨雨云間》的爆款成績,還要取決于影視化改編能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說到底,千山茶客絕佳的影視改編運并不僅僅關乎于她個人,而是取決于整個影視制作全流程的配合,并不是因為改編運好才能有優質的影視化作品,而是因為好作品的加持才讓作家有了好的改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