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們繼續談特型演員,鄧小平的特型演員——盧奇。
哦,小平,演得好哇
《百色起義》一片出來后,盧奇迎來了大量的片約,《開國大典》、《周恩來》……一時之間,盧奇成為了“鄧小平”的專用演員。
在《大決戰》的首映式上,楊尚昆一看到盧奇,兩人還離得很遠,就率先伸出手,用自己濃重的川音夸獎道:“哦,小平,演得好哇!”
那么,盧奇是怎么走上扮演鄧公這條路的呢?其中的曲折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化妝師看著盧奇直搖頭:他太像孫中山了
從前的盧奇在演員這一行不顯山不露水的,雖然他在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待了十幾年,卻都是在做一些跑龍套的活計,原因無他,他的身高限制了他的戲路。
眼看著盧奇已經三十好幾了,卻還在臺上充當綠葉,整天裝瘋賣傻,戲份卻少得可憐,他每天都在祈禱,哪位導演能夠慧眼識珠,看看他這顆蒙塵明珠,只要給他一個機會,他一定會緊緊地抓住。
終于,1988年,一個餡餅砸中盧奇,他迎來了人生中的男主角——扮演鄧小平。
說起來,盧奇還真的是走了狗屎運。原本,《百色起義》的副導演相中的是另一個劇團的演員,因為對方曾在銀幕上扮演過鄧小平,相較于其他人而言,他更具優勢。
結果,誰都沒想到,對方竟然擺起了架子。
“要試戲嗎?試戲我就不去。”
“既然請我,就送本子來,把合同給簽了?!?/p>
此話一出,兩個副導演為難極了,原因無他,這部大片子上頭非常的重視,為此還請來了,長影的導演陳家林,要知道,這可是中國銀幕上第一次以小平同志為主角的影片,到底讓誰來出演主角,別說是副導演,就算是導演都定不了,最后還得上面的人拍板來定。
但是,這位演員還沒和他們聊上幾句,張口就要簽合同,這不是鬧著玩嗎?
副導演們耐著性子和對方商量,能不能給他拍幾張照片,讓他們帶回去交個差。
結果,對方的態度一點都不好,“不行,不能隨便拍!”
此話一出,兩位副導演的火氣噌的一下冒了出來,他不就是演了一次領袖嗎,還真當自己是頭蒜了,在觀眾面前擺一擺明星架子也就算了,他們管不了,結果還沒怎么樣呢,竟然直接在導演面前耍大牌,以為自己是個什么東西。
只是,在這么多人面前,副導演死死握著拳,沒有將自己的火氣發出來。
但是,他們兩人下去后,不斷地告訴自己,他們一定要找到一個“鄧小平”,非得狠狠地出了這口惡氣,到時候讓他后悔都沒地哭去。
之后,兩位副導演直接去了四川人藝,找到了盧奇。將他們找演員的事情和盧奇說了一遍。
盧奇聽了之后確實動了心思:“是一般地亮亮相還是有幾段戲?”因為盧奇演多了配角,不用說主角,就是一些戲份多的角色都輪不到他。
在聽完對方說“小平是一號人物”時,盧奇高興壞了,這潑天富貴真的輪到他了嗎?隨后,他對兩位副導演的態度更加地謙恭,一問一答的幾乎是有答必應。
“我們可以給你拍幾張照片嗎?”
“隨便拍,隨便拍。”
“過半個月我們就來信通知你試妝?!?/p>
“可以可以?!?/p>
“你現在最好能著手做一些資料準備。”
“行行!”
兩位副導演離開之后,盧奇整日都惴惴不安,生怕對方鴿了自己,到時候空歡喜一場,當試妝通知過來后,盧奇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他距離成功終于更近一步。
然而,試妝的時候,盧奇又面臨了一個大考驗。
化妝師看到盧奇后,皺起了眉頭,原因無他,盧奇的眼睛和眉毛和鄧小平沒有一丁點相似之處。
最關鍵的問題是:“你太像孫中山了,化小平的妝肯定困難……弄不好還會走形失真。”
盧奇萬萬沒想到,自己一直引以為豪的粗眉毛、雙眼皮和大眼睛,竟然會成為自己的一大缺點。
其實,化妝師說的還真的沒錯,他確實更像孫中山,以前他也扮演過孫中山。
1986年,上海電視臺籌拍《孫中山與宋慶齡》系列連續劇時,盧奇就出演了孫中山一角。
盧奇本來信心滿滿,結果還沒開始,就先被化妝師潑了一盆冷水,他已經開始考慮原路返回了。
副導演看到他這架勢,都傻眼了,這可不行,他們好不容易找來的人,如今卻要中途退場,難道他們還要回去繼續伺候大牌演員嗎?他們這可不樂意了,絕對不能讓盧奇走了。
于是,副導演直接出馬,主動和化妝師商量,讓對方先給盧奇試試妝。
王震拍板:我看,這個“鄧小平”像
為了讓盧奇的形象更加地符合,化妝師提出要將盧奇的眉毛給拔掉,盧奇沒有拒絕,直接同意了,為了藝術獻身,這是一個合格的演員應該做的。
其實,鄧小平的這個角色有點不一樣,導演能做的也就是個引薦的工作,他不能決定由誰來演,最后做決定的還得是重大歷史題材領導小組。
就在這時,王震前往沈陽視察工作,導演見此,直接帶著幾名候選人的錄像資料跑過去了。
王震極為認真地看了錄像,在輪到盧奇時,他又將帶子重復放了一遍:“我看,這個‘鄧小平’像?!?/strong>
王震直接拍板了“鄧小平”的人選。
其實,在導演看來,這些人中最適合的人選也是盧奇,只是,他擔心和領導的選擇產生誤差,所以也沒敢提自己中意的人選,如今王震都發話了,他算是徹底放心了,“我們導演組也認為盧奇合適?!本瓦@樣,盧奇這個角色被徹底定了下來。
為了演好鄧小平,盧奇也下了苦功夫。眾所周知,鄧小平抽煙抽的很兇,而且,他還是個玩橋牌的好手,但是,盧奇完全是他的相反面,因為盧奇從來都不玩牌,也不吸煙,而且,他一聞到煙味就直犯惡心,更不用說抽煙了。
可是,導演也已經明確的告訴盧奇,洗牌、抽煙乃演好鄧小平的基本功,所以他必須得練好。
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盧奇給自己每天規定兩項任務:洗一百次牌、抽一包煙。
在盧奇的努力之下,他成為了洗牌的一把好手,而且還克服了自己對煙的生理反應,將自己從小白練成了老煙槍。
導演見他如此地投入而且還成效顯著,又提出讓他把騎馬也練好,一次,道具組沒找對馬匹,直接找到個自幼右眼失明的烈馬,結果拍攝中途馬兒朝著山下沖過去,直直的沖向駛來的汽車,若不是司機剎車塊,盧奇非得出事故不可。
拍完《百色起義》后,讓更多的導演和觀眾了解到盧奇這個演員,他除了適合演孫中山,還適合演孫中山,于是,后來《大決戰》的導演也相中了他,讓他飾演鄧小平。
鄧楠陪著母親卓琳看完《大決戰》淮海戰役部分的樣片后,當天晚上就打電話給總政辦公廳。
她說:“我和媽媽看了淮海戰役,都覺得拍得很成功。我們在這里尤其要代表家人感謝盧奇同志……表演也很成功。希望你們轉達我們對他的謝意?!?/p>
后來,《大轉折》的導演也找到盧奇,這次的角色又和以往不同,鄧小平不再是年輕時的熱血青年,而是更加地成熟,以前在扮演鄧小平時,導演需要盧奇說方言,這對盧奇來說沒有多少的困難,因為他本身是重慶人,所以學習鄧小平的家鄉話也比較容易,在語言方面他沒有任何的問題,此次導演卻要求講普通話。
只是,后來他們都感覺到,還是講方言更加地真實,于是,后來廠里又配了一個方言版本。
苦心人,天不負。后來,盧奇因為在《百色起義》的優秀表現,獲得了“金雞獎”。
文章信源&參考資料:
《中華影視名人尋訪錄》: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1998版;
《明星軼事》:南京出版社 , 1992版;
《中國特型演員生活紀實》:江蘇文藝出版社 , 199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