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4日,官方發布了《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中國體育產業給予大力支持。該意見涵蓋了擴大體育產品供給、激發體育消費需求、壯大體育經營主體、培育體育產業增長點、強化產業要素支撐、提升服務保障水平等多個方面,其中特別強調了與職業體育相關的內容。
意見指出要豐富體育賽事活動,出臺賽事經濟發展專項政策,構建多項目多層次賽事體系,依托運動項目協會等機構開展賽事評級,引導賽事規范發展。此外,提高職業賽事發展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支持將有條件的比賽納入奧運會積分賽(資格賽)體系,并加強對各地申辦、舉辦國際賽事的統籌和指導。鼓勵舉辦區域性體育賽事活動,支持新興體育項目賽事健康規范開展。
優化賽事服務管理也是重要一環。推動道路、水域等公共資源向體育賽事開放,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效率。鼓勵地方將辦賽服務納入“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推進實施體育賽事版權確權及交易服務,改進安全管理,壓實主辦方安全責任,做好風險評估,科學核定賽場安全容量,增加可售票數量。
目前中國規模較大且具影響力的體育賽事主要包括中超、CBA和乒超聯賽。除了中超外,其他賽事在職業化程度上還有待提高。國家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強調培育國際影響力品牌賽事,為這些賽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未來,更多國際賽事有望在中國舉行,甚至包括足球世界杯。這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努力,也需要國際足聯的支持。
近年來,由于審批問題,歐洲豪門俱樂部的中國行屢次受阻,最多只能前往香港。但隨著新政策對審批流程的優化,預計不久后將有更多的歐洲豪門和巨星出現在中國的賽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