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方大同去世的消息讓無數歌迷許久都反應不過來,除了方大同的家人,最難過的還得是薛凱琪。
但誰能想到不過半年的時間,薛凱琪不僅沒有等來大家的安慰和支持,反而深陷泥沼?
一場演唱會更是把她直接推上風口浪尖,讓無數網友追著她嘲諷。
01 友情超標了直接變“家人”?
方大同在2005年對薛凱琪一見鐘情以后,一直喜歡了她20年。
當初方大同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是薛凱琪早就借著《奇洛李維斯回信》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公司力捧的新生代小花。
方大同那一陣剛從美國回來,沒人認識他是誰,也沒有人主動和這個新人搭話,但薛凱琪卻過來主動夸他寫歌厲害,給了他數都數不盡的信心。
從那之后薛凱琪就成了他女神,方大同也致力于用自己寫的歌讓薛凱琪變得更紅,讓更多人看到薛凱琪。
自從2006年的《糖不甩》開始,一直到方大同去世之前,他一共給薛凱杰量身打造了17首歌。
每首歌曲的歌詞和旋律都是按照薛凱琪的喜好來的,更是自己開演唱會的時候,都給薛凱琪留上最好的一個座位!
哪怕后來方大同爆紅,他也還是當初那個默默的把對薛凱琪的喜歡放在心里的“新人小菜鳥”。
后來薛凱琪患上抑郁癥,那段時間整夜整夜的睡不著,甚至還產生過極端想法。
方大同知道這件事兒之后,都顧不上經紀公司會不會讓自己賠錢,接連推掉了好多場商演,搬到了薛凱琪家的隔壁。
他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確定薛凱琪的狀態,成天成宿的陪著她熬夜、聊天、吃飯,硬是把薛凱琪拉了回來。
就連薛凱琪的爸爸陷入債務危機,他也毫不猶豫的拿錢幫著度過。
不過就算所有的人都知道方大同對薛凱琪是怎樣的心思,但兩個人始終都沒能走到一起。
薛凱琪并不是不知道方大同對自己的喜歡,而是不敢答應。
對薛凱琪來說,方大同是她生命里最特別的人,兩個人這些年來一直都是手拉著手,互相扶持,慢慢往下走的。
薛凱琪覺得兩個人太熟了,熟到就好像是一直生活在一起一樣,她擔心戀愛失敗后會失去這個珍貴的好朋友。
所以薛凱琪一直都沒敢邁出這一步,這也是為什么在方大同去世之后,她會整個人哭到崩潰。
因為除了不舍,她覺得自己差了那句“我真的很謝謝你”。
其實娛樂圈這種友情夠了,做不成戀人的例子有很多,就說周迅和陳坤。
這兩個人認識了很多年,幾乎周迅每一次情感受挫的時候,都是陳坤陪著的,陳坤在事業遇到困難的時候,周迅也幫了不少忙。
但就是這樣的一對靈魂伴侶最后還是沒有辦法成為戀人,只能當最好的朋友。
出現這種原因,除了雙方都覺得彼此的友情太珍貴了,不愿意讓這份友情受到任何影響。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對事業發展考量,如果這種友情變戀人的戀愛失敗,只怕雙方的外在形象都會受到影響。
02 薛凱琪為什么會被“全網嘲”?
方大同去世的消息傳到薛凱琪這里的時候,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反應過來。
幾乎出門都做不到,整個人暴瘦不說,就連早年被方大同陪著治好的抑郁癥都重新出現了。
當時網上不少人都在擔心薛凱琪會不會想不開,但好在她并沒有受到太多影響,更是沒有推遲原定的演唱會。
但再次出現在舞臺上的薛凱琪不再像之前那樣蹦蹦跳跳的和觀眾互動,尤其是唱到方大同給她寫的歌時,幾乎剛開口就開始哽咽,最后蹲在舞臺上抱頭痛哭。
臺下所有的歌迷都在大聲安慰,但是大家心里也清楚,很多人連普通朋友去世都接受不了,更別提這種摯友了。
那段時間的薛凱琪路人緣好到不行,幾乎全都是“心疼粉”,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些事兒慢慢變了。
薛凱琪在4月份的廣州站演唱會出現時身上穿了一身黑色亮片透視裝,或許她的團隊打算借著干練的造型來遮掩一下整個人的憔悴。
但那個時候就有不少人覺得這個造型和薛凱琪一點都不貼,甚至連最開始的靈氣都沒了。
今年8月份的重慶站更是嚴重,薛凱琪穿的流蘇短裙,下面只搭了一條三角褲,甚至連安全褲都沒穿。
但凡了解過一點演唱會的網友都知道,不管是愛豆還是歌手,在演唱會的舞臺上動作幅度絕對不會小,薛凱琪穿這一身兒,走光的概率大幅度的往上翻。
相關畫面在網上傳開之后,原來心疼薛凱琪的聲音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靠擦邊博眼球”。
就連她之前在演唱會上忍不住痛哭,也被人說是借好友離世的熱度賺流量,徹底成了“全網嘲”。
其實娛樂圈里因為好朋友去世陷入悲痛和爭議的還有不少,當年陳喬恩和喬任梁之間的友情,也被很多人夸贊是“神仙友誼”。
自從喬任梁去世之后,陳喬恩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正常工作,出席活動的時候只要有人提到喬任梁,她就會忍不住的掉眼淚。
但是她每天堅持去喬任梁的墓前探望、去看喬任梁父母的事兒卻被一些人歪曲成作秀和消費逝者,好像做什么都不對。
從這類現象來看,很多公眾人物在面對摯友趨勢的時候,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方法。
因為職業性質的緣故,他們在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造型都有可能會被拿著放大鏡看。
就拿薛凱琪這次演唱會被群嘲的事兒來說,或許是藝人團隊可能想借著爭議增加曝光度,抓住這個熱點才制造的話題。
但是不管怎么說,身為公眾人物,不管經歷了什么,還是應該在公開場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表達,協調好工作安排,否則特別容易引發輿論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