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戲劇史上的不朽經典《哈姆雷特》問世400多年來,已在世界各國擁有各種語言的多元解讀。昨天,北京人藝新排大戲《哈姆雷特》舉行媒體見面會,宣布該劇將于9月19日至10月12日在首都劇場上演21場,以全新的導演創意、演員陣容、舞美設計再釋經典,并亮相2025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的“特邀劇目單元”。
《哈姆雷特》演員陣容亮相,鄭云龍(右二)飾演哈姆雷特,陸璐(左二)飾演奧菲利婭。李春光 攝
生存還是毀滅
“選擇”是這一版本的主題
歷史上,北京人藝排演過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1994年的版本中,哈姆雷特由濮存昕飾演,陳小藝、徐帆、梁冠華等分飾重要角色;2008年上演的版本由北京人藝與日本四季劇團合作創排;2023年,小劇場版《哈姆雷特》從青年演員藝術考核中孵化而來,且已成為人藝小劇場的口碑之作。
“直到現在,每年還有各種藝術機構和團體在排演《哈姆雷特》,可見它的藝術性以及穿越時空的影響力。”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將擔任新排版《哈姆雷特》導演。在他看來,劇中的經典臺詞“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不僅指向生死,更意味著“選擇”無處不在,“不僅是哈姆雷特,雷歐提斯、奧菲利婭、國王、王后等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選擇,他們背后的動機同樣值得我們思考與關注。”馮遠征希望以人在選擇面前所抱有的猶豫、彷徨、矛盾的心態,喚起觀眾的共鳴——在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刻,人們該何去何從,這將是主創團隊最渴望與觀眾交流的核心命題。
曾執導2023年小劇場版《哈姆雷特》的楊佳音,這次也將擔綱新排版《哈姆雷特》導演。“兩次創作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楊佳音說。小劇場有小劇場的表現形式,可以一人分飾多角,可以先鋒實驗,但把經典搬上首都劇場的舞臺,“要呈現出大劇場應有的莎士比亞風格。”
自帶憂郁氣質
鄭云龍“就是哈姆雷特”
演員陣容上,該劇集結了鄭云龍、陸璐、杜子俊等一眾人藝青年演員。“不用考慮,他就是。”對于鄭云龍演哈姆雷特,馮遠征說,“劇院對每個演員都是有定位的,或許鄭云龍演《茶館》不太合適,但他來到劇院,就是要演《哈姆雷特》的。他在生活中帶著一種小小的憂郁感,他的外形、氣質都很適合這個角色。”
此前在話劇《榆樹下的欲望》中表現相當出色的鄭云龍,登臺過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曹禺劇場,這一次,他將站上首都劇場的舞臺。排練之初,他忐忑過、緊張過,“《哈姆雷特》是一部這么經典的戲劇,角色的臺詞又特別多,所以壓力很大。”但隨著排練的不斷推進,他能感覺到自己的狀態越來越亢奮,“能在北京人藝、能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表演,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飾演奧菲利婭的陸璐,同樣在挑戰中深感演繹經典的幸運,“最令我著迷的是,在反復排練挖掘的過程中,你總能一次又一次地發現新的可能性,可以嘗試很多種方式,一步一步去走近人物。”
大膽解構演繹
舞臺將呈現“廢棄”風格
“大幕拉開后,我們想呈現一個新老觀眾都能接受的、不一樣的《哈姆雷特》。”馮遠征介紹,這一版對故事進行了大膽解構,打破情節發生順序,拆解時空的束縛,并運用閃回等蒙太奇手法,同時融入舞蹈、擊劍展示。“我們不想讓演員只是站在臺上說話。”馮遠征說,這些設計對演員的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劇組每天都要進行幾個小時的形體訓練,“希望能把戲變得更好看。”在舞臺呈現上會更具國際性。“觀眾看到的不是古堡,而是廢棄劇場的風格。”馮遠征劇透,屆時,首都劇場將更具實驗感,舞臺上將出現懸梯、滑桿等,在縱向和橫向上延展視覺效果。 (北京晚報記者 高倩)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戲劇史上的不朽經典《哈姆雷特》問世400多年來,已在世界各國擁有各種語言的多元解讀。昨天,北京人藝新排大戲《哈姆雷特》舉行媒體見面會,宣布該劇將于9月19日至10月12日在首都劇場上演21場,以全新的導演創意、演員陣容、舞美設計再釋經典,并亮相2025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的“特邀劇目單元”。
《哈姆雷特》演員陣容亮相,鄭云龍(右二)飾演哈姆雷特,陸璐(左二)飾演奧菲利婭。李春光 攝
生存還是毀滅
“選擇”是這一版本的主題
歷史上,北京人藝排演過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1994年的版本中,哈姆雷特由濮存昕飾演,陳小藝、徐帆、梁冠華等分飾重要角色;2008年上演的版本由北京人藝與日本四季劇團合作創排;2023年,小劇場版《哈姆雷特》從青年演員藝術考核中孵化而來,且已成為人藝小劇場的口碑之作。
“直到現在,每年還有各種藝術機構和團體在排演《哈姆雷特》,可見它的藝術性以及穿越時空的影響力。”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將擔任新排版《哈姆雷特》導演。在他看來,劇中的經典臺詞“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不僅指向生死,更意味著“選擇”無處不在,“不僅是哈姆雷特,雷歐提斯、奧菲利婭、國王、王后等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選擇,他們背后的動機同樣值得我們思考與關注。”馮遠征希望以人在選擇面前所抱有的猶豫、彷徨、矛盾的心態,喚起觀眾的共鳴——在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刻,人們該何去何從,這將是主創團隊最渴望與觀眾交流的核心命題。
曾執導2023年小劇場版《哈姆雷特》的楊佳音,這次也將擔綱新排版《哈姆雷特》導演。“兩次創作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楊佳音說。小劇場有小劇場的表現形式,可以一人分飾多角,可以先鋒實驗,但把經典搬上首都劇場的舞臺,“要呈現出大劇場應有的莎士比亞風格。”
自帶憂郁氣質
鄭云龍“就是哈姆雷特”
演員陣容上,該劇集結了鄭云龍、陸璐、杜子俊等一眾人藝青年演員。“不用考慮,他就是。”對于鄭云龍演哈姆雷特,馮遠征說,“劇院對每個演員都是有定位的,或許鄭云龍演《茶館》不太合適,但他來到劇院,就是要演《哈姆雷特》的。他在生活中帶著一種小小的憂郁感,他的外形、氣質都很適合這個角色。”
此前在話劇《榆樹下的欲望》中表現相當出色的鄭云龍,登臺過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人藝小劇場、曹禺劇場,這一次,他將站上首都劇場的舞臺。排練之初,他忐忑過、緊張過,“《哈姆雷特》是一部這么經典的戲劇,角色的臺詞又特別多,所以壓力很大。”但隨著排練的不斷推進,他能感覺到自己的狀態越來越亢奮,“能在北京人藝、能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表演,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飾演奧菲利婭的陸璐,同樣在挑戰中深感演繹經典的幸運,“最令我著迷的是,在反復排練挖掘的過程中,你總能一次又一次地發現新的可能性,可以嘗試很多種方式,一步一步去走近人物。”
大膽解構演繹
舞臺將呈現“廢棄”風格
“大幕拉開后,我們想呈現一個新老觀眾都能接受的、不一樣的《哈姆雷特》。”馮遠征介紹,這一版對故事進行了大膽解構,打破情節發生順序,拆解時空的束縛,并運用閃回等蒙太奇手法,同時融入舞蹈、擊劍展示。“我們不想讓演員只是站在臺上說話。”馮遠征說,這些設計對演員的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劇組每天都要進行幾個小時的形體訓練,“希望能把戲變得更好看。”在舞臺呈現上會更具國際性。“觀眾看到的不是古堡,而是廢棄劇場的風格。”馮遠征劇透,屆時,首都劇場將更具實驗感,舞臺上將出現懸梯、滑桿等,在縱向和橫向上延展視覺效果。 (北京晚報記者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