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老菜市場的拐角,王大叔的海鮮攤總圍著比顧客還多的“小家伙”——18只毛色各異的貓,或蹲在鲅魚堆上打盹,或趴在秤盤邊舔爪子,有熟客來買蝦,帶頭的三花貍貓還會“喵”一聲,像在提醒“稱準(zhǔn)點”。這些被街坊叫“貓掌柜”的毛孩子,早就成了攤位的活招牌。
從一只流浪貓到十八口“貓丁”
三年前的暴雨天,王大叔收攤時發(fā)現(xiàn)一只瘸腿的橘貓縮在泡沫箱里,懷里還護著條小魚干。他把貓抱回家,第二天貓就跟著他回了攤位,蹲在角落看他剖魚。后來橘貓生了一窩崽,王大叔索性在攤位后搭了個木架子,鋪上當(dāng)舊的棉絮,成了“貓掌柜宿舍”。
如今18只貓各有分工:玳瑁貓最會看攤,有小孩伸手摸螃蟹就炸毛哈氣;黑白奶牛貓專管“防盜”,曾把偷蝦的老鼠堵在塑料袋里,被王大叔獎勵了整條秋刀魚;還有只斷了尾巴的三花貓,總在顧客挑魚時跳上攤臺,用爪子扒拉最新鮮的海蠣子,像是在推薦“今日爆款”。
貓掌柜的“營業(yè)日常”比海鮮還熱鬧
清晨五點,王大叔進貨回來,18只貓就列隊等在攤前。他先把碎魚雜倒在不銹鋼盆里,看著它們吧唧嘴搶食,自己才開始卸筐擺貨。有只叫“蝦虎”的白貓最精,總趁他不注意偷叼蝦仁,被發(fā)現(xiàn)了就蜷在秤上耍賴,尾巴把“25元/斤”的價簽掃得嘩嘩響。
顧客來買海鮮,總得先跟貓們打個招呼。張阿姨買鲅魚時會順手摸兩把玳瑁貓的頭:“昨天你守著的那批帶魚真新鮮。”小伙子們買小龍蝦,愛逗趴在龍蝦筐上的橘貓,看它被蝦鉗嚇得炸毛又不敢動的樣子,笑得直不起腰。有回城管來檢查衛(wèi)生,看到貓們把攤位角落的魚碎舔得干干凈凈,忍不住笑:“你這攤的‘清潔隊’比誰都盡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