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正式出伏,三伏天結束,標志著暑熱漸退,秋意逐步加深。民間素有出伏六不做,一年病不沾的養生俗語,意在提醒人們順應節氣變化,調整生活方式,預防秋季常見疾病。
出伏后應避免的六件事
避免熬夜
出伏后晝短夜長,人體應順應自然規律早睡早起。夏季因炎熱養成的晚睡習慣需及時調整,否則易加重秋乏,影響免疫力與心血管健康。
避免洗冷水澡或下河游泳
出伏后水溫下降,冷水刺激易導致血管驟縮,引發抽筋、心腦血管意外等風險,尤其對中老年人更為危險。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腸胃在夏秋交替時節較為敏感,過多攝入冰品、涼菜等寒涼食物,易引發腹瀉、急性腸胃炎等病癥。
避免過度貼秋膘
秋季進補需適度,盲目攝入高脂高熱量食物,不僅增加腸胃負擔,還可能導致血脂升高、肥胖等問題。建議均衡飲食,以清淡滋陰為主。
避免情緒波動、動怒上火
秋季氣候干燥,易生秋燥,表現為煩躁、失眠、口干等。保持心情平和,有助于調節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預防身心失調。
避免夜間過度依賴空調
出伏后早晚溫差大,夜間氣溫適宜,應減少空調使用,尤其睡覺時開空調易導致受涼、感冒或面癱。建議適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