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8月7日將迎來立秋節(jié)氣,標志著夏季與秋季的轉折點,也是我國古代“四立”節(jié)氣之一。立秋不僅是一個節(jié)氣,還具有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屬性,民間有許多習俗迎接秋日的到來。
立秋前一天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被稱為“絕日”,意味著季節(jié)更替,大自然處于變換之中。古人認為這樣的日子不太吉利,需要小心謹慎度過。閏六月十三便是其中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有一些講究,以圖個吉利,為立秋討個好彩頭。
在“絕日”這一天,人們通常不洗衣服。因為此時正值三伏天,天氣悶熱多雨,洗了衣服很難晾干,容易發(fā)霉變味。因此,建議等到晴好的天氣再洗。
此外,人們在“絕日”也不做大事。大事如結婚、搬家、開業(yè)等對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人們通常會選擇良辰吉日進行,希望帶來好的開始。而“絕日”象征著斷絕,顯然不是一個好日子,氣候多變也會影響大事的順利進行。
立秋之際,人們還有吃茄子、絲瓜和芋頭的習俗。茄子在這個時候最為美味,有助于清熱解暑,潤燥去火。制作方法是將圓茄子洗凈削皮,切成薄片,撒上糖和鹽拌勻,裹上面粉后炸熟,再加入西紅柿和蒜蓉炒制。
絲瓜適合夏季和秋季食用,可以炒菜或煮湯,清爽開胃,有助于去火去燥,生津潤肺。制作時先將絲瓜刮干凈切塊,雞蛋打散后炒成塊狀,再加入蒜蓉和絲瓜炒熟,調(diào)入鹽和生抽即可。
芋頭則有助于補脾養(yǎng)胃,促進消化。制作時將芋頭切成滾刀塊,雞腿切小洗凈,先炒雞肉至焦香,加入調(diào)料燉半小時,再放入芋頭燉二十分鐘即可。
這些習俗和食譜都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規(guī)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