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們封殺我,我不干了。”
8月2日,趙露思在微博發布長文,正式將她與經紀公司銀河酷娛長期積累的矛盾推至臺前,#趙露思直播#、#銀河酷娛取關了趙露思#等相關話題閱讀量迅速突破10億,持續占據熱搜榜單。
微博中,她用詞激烈,一連幾個反問句——“劇組解散了就是結果?全跑了就是結果?最后我來賠錢就是結果?”,直指銀河酷娛長期對她的長期壓迫。
藝人與經紀公司“正面開撕”,在輿論場上向來不占優勢,趙露思“魚死網破”的氣勢,讓她贏得了不少粉絲的支持。但翻看評論,也有不少吃瓜群眾表示摸不著頭腦,甚至將她形容為“第二個鄭爽”。
然而,深扒背后的故事,會發現事情遠不是一句“發瘋”能夠概括。
01早有“伏筆”?
趙露思與銀河酷娛的這場鬧劇,其實在今年年初就埋下了伏筆。
去年年底,她因突發重病入院搶救,導致正在拍攝的《戀人》中途停工,相關事件多次登上熱搜,雙方的矛盾也隨之浮出水面。
今年1月,趙露思首度發布長文,正面回應坊間盛傳的“因試戲失敗遭毆打”事件,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
輿論壓力之下,銀河酷娛多次發布聲明,強調其“嚴格履行合約義務”、“始終維護藝人權益”,雙方對于工作規劃并無分歧。然而,盡管公司多次否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趙露思表現出的解約意向明顯,雙方關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
隨后幾個月,趙露思因公開談論抑郁癥話題再度引發爭議。其策劃并參與的公益類綜藝《小小的勇氣》也在爭議中遭遇停播,而她主演的作品《許我耀眼》遲遲未能定檔,工作室甚至反常地未公布8月行程安排,讓這位當紅小花一度“待業在家”。
山雨欲來風滿樓。7月初,有細心的網友發現,趙露思的社交媒體認證信息已悄然刪去“銀河酷娛”的標識,種種跡象讓“趙露思解約”的傳言甚囂塵上。直到8月2日,趙露思發布重磅長文,曬出重度焦慮、抑郁的測評結果,對銀河酷娛發起全面控訴,這場持續半年的拉鋸戰終于迎來了爆發時刻。
從趙露思微博透露出的關鍵信息來看,她與銀河酷娛的矛盾主要圍繞著幾點:
首先是合約糾紛。趙露思自述前年“愚蠢續約”,陷入長達四年的經紀合約囚籠(至2030年),當她試圖解約時,反遭公司情感綁架,使解約談判陷入僵局;其次是經濟糾紛。趙露思因抑郁癥被迫取消代言后,公司違背“承擔損失”承諾,竟通過“騙財務簽分帳單”的方式,擅自劃走其工作室205萬元作為賠償金。
再次是權力剝奪。在長達八個月的運營權拉鋸戰中,公司拒絕歸還工作室運營權,導致團隊人員流失殆盡,項目全面崩盤,最終由藝人獨自承擔巨額賠償;最后是疑似“封殺威脅”。公司以“封殺”為借口,勒令其“近期不要有任何動態”,最終導致其陷入崩潰狀態。
顯然,雙方的矛盾源于實打實的利益沖突,早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面對趙露思的控訴,銀河酷娛于8月3日發布聲明,稱深感“震驚和突然”,多年以來盡力履行經紀義務,從不存在任何違法或違約行為。
而趙露思則在10分鐘內轉發該微博,并配上了一杯綠茶的表情,并在評論區歷數銀河酷娛的諸多罪名:從失聯指控到健康污名化,再到合約范疇爭議,接連拋出八項詰問。
隨后,她更是開啟直播,配文稱“沒瘋,謝謝”,表示自己正處于“崩潰后的清醒期”,坦言“實在不行就開個小面館,人生道路本不止一條”。
據悉,本場直播共吸引3038萬名觀眾。截至發稿,#趙露思說實在不行開個小面館#、#銀河酷娛取關了趙露思#等相關話題仍在微博熱搜前位居高不下。從病休隱忍到公開宣戰,這場200余天的博弈,終將藝人與經紀公司的博弈撕開在公眾視野。
02矛盾根源在哪?
回顧趙露思與銀河酷娛之間的矛盾,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
2015年8月,出身湖南廣電系的李煒懷揣著打造“互聯網頭部爆款”的夢想,創立了天津銀河酷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次年4月,公司與優酷聯手推出的《火星情報局》橫空出世,第一季即斬獲9億播放量,讓這家初創企業一躍成為網綜界“新貴”。
正是這一年,銀河酷娛簽下了年僅17歲的趙露思。公司看中了她清新自然的外形與靈動的演技潛力,雙方簽下經紀長約。2016年,憑借《火星情報局第二季》中的“中級特工”,趙露思開始被一些觀眾認識,逐漸積累了一定的人氣。
當時,作為銀河酷娛全約藝人,趙露思的影視經紀權委托眾星時代代理。此階段,銀河酷娛提供內容資源,眾星時代負責其影視項目簽約及商務合作。
2020年成為關鍵轉折點。由騰訊視頻出品的《傳聞中的陳芊芊》一經播出便火爆全網,趙露思飾演的“陳芊芊”由此深入人心,使她成功躋身當紅小花行列。而趙露思的爆紅之路并未止步,2022年,她主演的《星漢燦爛》再次成為現象級作品。
隨著趙露思商業價值飆升,銀河酷娛逐漸形成“一人扛起80%營收”的業務格局。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公司旗下雖有李九霖、劉特、漆培鑫、張開泰、盧東旭等十余名藝人,但趙露思是唯一躋身頂流的明星。
然而,這種過度依賴單一藝人的模式暗藏危機。
首先是利益分配不均。2023年,眾星時代的經紀約到期后,趙露思團隊未續約,此后她的經紀事務由銀河酷娛直接管理,并成立個人工作室。然而,銀河酷娛為了防止“頂梁柱”出走,依然將工作室的運營權牢牢抓在手里。據悉,公司早期對趙露思的抽成高達70%,即便后期調整仍維持在50%,依然遠超行業30%的平均水平。顯然,這樣利益分配方式,并沒有充分尊重藝人作為獨立發展需求個體的權益。
這種情況在2023年銀河酷娛原CEO李煒離職并退股后,變得更加嚴重。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有關趙露思解約的傳聞開始頻繁流出。有報道稱,公司為最大化藝人商業價值,強行安排趙露思全年無休地連軸轉工作。據趙露思好友爆料,2024年底趙露思生病入院,出現失語和癱瘓癥狀時,公司仍在強推工作行程,無視醫生休養建議。
其次是后續資源供給。銀河酷娛擅長的是綜藝制作,這種優勢在趙露思初期積累人氣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后期需要更多優質影視作品支撐發展時,反而成了制約因素。不同于一些制作公司的獨立運營模式,銀河酷娛在成立初期,便獲得了優酷與拓維信息的投資,與平臺聯系十分緊密。但好景不長,2018年播出的《火星情報局第四季》收視和口碑均遭遇滑鐵盧。公告顯示,銀河酷娛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
近幾年,銀河酷娛將重心轉向影視領域,深耕古偶、甜寵賽道,但整體依然不溫不火。2021年,趙露思主演的播出的《一不小心撿到愛》口碑不佳,只獲得4.4分的豆瓣評分;2023年的《偷偷藏不住》、2024年的《珠簾玉幕》亦未掀起太大波瀾。對比同期的虞書欣、白鹿等小花,趙露思后期發展相對乏力,這與經紀公司的職業規劃脫不開干系。
最后是對藝人的保護不足。2025年初,趙露思發文透露,自己早在2019年拍攝《傳聞中的陳芊芊》時就出現抑郁傾向。更早前,趙露思好友宋楠惜爆料,趙露思2019年4月北京試戲時,曾遭到公司高層凌晨兩點的辱罵和毆打,事后對方僅以“喝多了”為由輕描淡寫道歉。當時,趙露思由于合約沒到期不想撕破臉,最終選擇了息事寧人。
不難發現,趙露思與銀河酷娛的矛盾根源,源于作坊式經紀與藝人產業化訴求的割裂。
前期,銀河酷娛與眾星時代是娛樂圈內典型的“內容制作+藝人經紀”分離式合作模式代表,兩者通過業務互補形成協同效應。銀河酷娛專注內容制作,眾星時代負責藝人經紀,這種輕資產模式理論上解決了資源協同問題。但在實際操作中,當藝人發展需求與公司利益沖突時,矛盾便難以調和。
后期,從網絡視頻內容起家轉型至藝人經紀領域,銀河酷娛雖擅內容制作卻缺乏藝人運營經驗。隨著趙露思個人價值的提升,傳統的分成模式已無法滿足其團隊訴求,而公司不愿放棄這棵“搖錢樹”,導致陷入負面循環——盡管趙露思支撐著公司主要營收,卻在利益分配上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導致她口碑下滑、健康受損。
03藝人頻頻解約,何解?
趙露思并非孤例。近年來,藝人在走紅后與經紀公司發生沖突、私自開設工作室,甚至要求解約的事件屢見不鮮。
比如蔡徐坤與依海文化、鄧紫棋與蜂鳥音樂、卜凡與坤音娛樂、黃婷婷與絲芭傳媒,以及海外的泰勒·斯威夫特與大機器等,這些藝人的解約風波都鬧得沸沸揚揚。
其中,2015年,蔡徐坤因為《聲動亞洲》與依海文化簽下11年長約,合同規定藝人單方面解約,每提前一年需付300萬元賠償金。2016年《星動亞洲》后,公司更是將賠償金提高至每年3000萬,外加8000萬違約金。2年后,蔡徐坤發起解約,然而因為違約條款不符合行業邏輯,這場風波最終在2017年以法院判決合同解除告終,依海文化的上訴也被駁回。
藝人與經紀公司頻頻解約的背后,核心矛盾始終圍繞著利益分配。
俗話所說“人往高處走”、“小廟容不下大佛”,在藝人羽翼未豐之時,雙方尚能維持相對平衡的態勢;但在藝人走紅后,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則會集中爆發。藝人為了擺脫被公司“持續吸血”的處境,自然會尋求獨立發展以獲取更多話語權;而經紀公司為了保住這顆“搖錢樹”,也會使出渾身解數來“挽留”藝人。
但事實上,藝人與經紀公司本質上是一種利益共生關系,任何一方過度強勢或弱勢,都會使這種微妙平衡滑向危險的深淵。特別是對于已具備市場號召力的成熟藝人而言,更健康的狀態是從傳統的“主從關系”轉變為“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如果雙方不能建立起真正的共生關系,最終只會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而破解這一困局的關鍵,或許就在于重構利益分配機制。理想狀態下,藝人應當獲得對自身團隊的一部分主導權,而公司則需從簡單的資源中介轉型為專業的內容生產者。而在收益分配方面,可以采用“基礎分成+股權激勵”的雙軌模式,這樣既能保障經紀公司的基本收益,又能為藝人創造持續增值的空間。
王一博與樂華娛樂的合作算得上是一個標桿案例。據權威媒體報道,王一博在2022年續約時間前后,與樂華娛樂分成比例也發生了變化,2019、2020年兩者的分成比例接近三七開,2021、2022年已接近五五開。在這個層面上說,經紀公司只有將藝人視為“長期價值資產”而非“短期流量工具”,才能真正實現內容創作、藝人成長和資本回報的良性循環。
回看趙露思事件,其當下最關鍵的一步在于理清思路,想明白自己后續的路要怎么走。是要對簿公堂?還是賠償違約金?抑或是真的退出娛樂圈。畢竟,當下是法律時代,僅憑在網絡上發“小作文”恐怕不能解決真正問題,最終受損的還是自己的口碑。如果確定要用法律手段維權,則需盡快搜集證據。
而銀河酷娛恐怕也要反思自身在藝人管理上的不足,如果確實不存在趙露思口中的違規、違法行為,也請拿出更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以堵住悠悠眾口。畢竟,根據趙露思的說法,公司直到現在都未“回復微信”。
否則,任由輿論持續發酵,只會導致雙方商業價值受損,最終落得兩敗俱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