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尋找叮咬目標,主要依靠的是人體散發(fā)的化學信號和物理特征,而非血型:
二氧化碳:蚊子通過觸角能感知到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呼吸頻率較快、代謝旺盛的人(如小孩、運動后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更容易吸引蚊子。
汗液成分:汗液中的乳酸、尿酸、氨等物質(zhì)會吸引蚊子,因此出汗多、體溫較高的人(如肥胖者、孕婦)更易被叮咬。
體表氣味:人體皮膚表面的細菌會分解汗液產(chǎn)生特殊氣味,不同人的皮膚菌群組成不同,氣味也有差異,這會影響蚊子的選擇。
穿著顏色:蚊子對深色(如黑色、深藍色)更敏感,穿深色衣服的人比穿淺色衣服的人更容易成為目標。
雖然早期有個別研究提出“O型血可能更吸引蚊子”的觀點,但后續(xù)更多嚴謹?shù)膶嶒灒ㄈ缈刂破渌兞亢笥^察蚊子的叮咬偏好)并未重復出這一結(jié)論,因此該說法缺乏可靠的科學依據(jù)。
蚊子更喜歡體溫高的人。
蚊子的觸角里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點溫差變化,就能立刻察覺到。體溫高的人通常代謝較快,會散發(fā)出更多的熱量和汗水,并且呼出的二氧化碳也較多,而二氧化碳是蚊子尋找目標時的重要信號,汗液中的乳酸、氨基酸和氨類化合物等成分對蚊子也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些因素都會使體溫高的人更容易成為蚊子叮咬的目標。例如,剛運動完的人、孕婦等,他們的體溫相對較高,也就更容易被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