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訊】當地時間2025年5月21日,第7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館舉辦“影像力量·公益電影的藝術創新與社會責任”主題論壇,中國知名企業家、慈善家、公益大使、影視投資人制片人項亮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并發表演講。此次活動匯聚全球電影人、公益組織代表及學者,共同探討電影藝術如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展現中國公益影像的國際化表達。
公益電影需兼具藝術價值與社會溫度
項亮月在發言中強調,公益電影不應局限于說教,而應通過高品質的敘事和影像美學傳遞真善美和人文關懷。她以自己出品制作并監制的紀錄片《看得見的聲音》為例,該片聚焦聽障兒童教育,采用沉浸式聲音設計,讓觀眾體驗聽障者的感官世界,“真正的公益影像,既要打動人心,也要感染更多的人行動。”她表示,未來將與歐洲知名導演合作,推出關注海洋生態的跨國紀錄片《守護宇宙饋贈我們的藍》。
科技賦能公益影像創新
作為北京亮月影視的創始人,項亮月特別提到人工智能對公益電影制作的革新作用。其公司“靈境智能”開發的AI剪輯系統可快速分析海量紀實素材,輔助創作者提煉故事脈絡。她透露,正與戛納“電影未來”實驗室合作,開發虛擬現實(VR)公益項目《謝謝你愛我》,讓觀眾“親歷”全球貧困地區兒童的真實生活。法國電影基金會主席贊嘆:“她讓技術成為人文關懷人道主義的放大器。”
中國館展現文化擔當
本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表示:“中國正在用影像搭建跨文化的對話平臺,項亮月女士的本次的戛納之行,為該領域未來的國際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寶貴示范。”
活動尾聲,項亮月身著純白西裝套裝接受采訪,她坦言:“電影是看見他人的窗口,而公益是一切的初心與使命。”這場融合藝術、科技與責任的對話,為中國故事的國際傳播翻來新的篇章。
(本文來源:大象新聞。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系。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戛納訊】當地時間2025年5月21日,第7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館舉辦“影像力量·公益電影的藝術創新與社會責任”主題論壇,中國知名企業家、慈善家、公益大使、影視投資人制片人項亮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并發表演講。此次活動匯聚全球電影人、公益組織代表及學者,共同探討電影藝術如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展現中國公益影像的國際化表達。
公益電影需兼具藝術價值與社會溫度
項亮月在發言中強調,公益電影不應局限于說教,而應通過高品質的敘事和影像美學傳遞真善美和人文關懷。她以自己出品制作并監制的紀錄片《看得見的聲音》為例,該片聚焦聽障兒童教育,采用沉浸式聲音設計,讓觀眾體驗聽障者的感官世界,“真正的公益影像,既要打動人心,也要感染更多的人行動。”她表示,未來將與歐洲知名導演合作,推出關注海洋生態的跨國紀錄片《守護宇宙饋贈我們的藍》。
科技賦能公益影像創新
作為北京亮月影視的創始人,項亮月特別提到人工智能對公益電影制作的革新作用。其公司“靈境智能”開發的AI剪輯系統可快速分析海量紀實素材,輔助創作者提煉故事脈絡。她透露,正與戛納“電影未來”實驗室合作,開發虛擬現實(VR)公益項目《謝謝你愛我》,讓觀眾“親歷”全球貧困地區兒童的真實生活。法國電影基金會主席贊嘆:“她讓技術成為人文關懷人道主義的放大器。”
中國館展現文化擔當
本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表示:“中國正在用影像搭建跨文化的對話平臺,項亮月女士的本次的戛納之行,為該領域未來的國際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寶貴示范。”
活動尾聲,項亮月身著純白西裝套裝接受采訪,她坦言:“電影是看見他人的窗口,而公益是一切的初心與使命。”這場融合藝術、科技與責任的對話,為中國故事的國際傳播翻來新的篇章。
(本文來源:大象新聞。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系。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