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劉詩詩在古裝劇中的表現似乎陷入了某種模式。無論是《一念關山》、《掌心》還是最近播出的《淮水竹亭》,她都表現出一種過于刻意的“好儀態”和淡漠的表情。
在古裝劇中保持良好的儀態本是好事,但過度追求這一點反而讓她的表演顯得不自然。無論什么場景下,劉詩詩總是保持著頭部、脖子和肩膀垂直于地面的姿勢,這使得她的肢體動作看起來僵硬。例如,在大多數站著說話的戲份中,她幾乎總是抬頭挺胸,與旁邊自然站立的演員形成鮮明對比。即使是在客棧休息時,她也依然保持著這種姿勢,讓人感到不適。
當角色需要抬頭看東西或進行打斗時,劉詩詩仍然保持著肩膀打開、梗著脖子的姿態,而其他演員則更加自然放松。這種刻意的表現方式甚至影響了她在緊張情境下的表現,比如在被挾持時,她的身體依然是直挺的,雙手自然垂下,這種姿態在緊迫環境下顯得不合邏輯。
回顧2017年的《醉玲瓏》,劉詩詩的肢體動作還比較自然。但在近幾年的作品中,她的表演變得越來越僵硬。此外,她的“內斂式演技”也讓觀眾感到困惑。在《淮水竹亭》中,她飾演的角色是一位冷靜聰慧的大小姐,但她的表情過于平淡,讓人難以理解角色的情感變化。即使在關鍵時刻,如打敗敵人或面對危險時,她的表情依然沒有明顯的變化,眼神也常常處于半睜狀態,顯得無神。
相比之下,同劇中的其他演員如沈月、陳鈺琪和章若楠的表現更為自然。沈月飾演的妹妹雖然偶爾有些做作,但整體上顯得可愛靈動;陳鈺琪在哭戲中表現出了真摯的情感;章若楠也在某些情節中展現出了吸引人的表演。
劉詩詩的這種表演風格可能與她所處的地位有關,外界的真實聲音很難傳達到她那里。盡管如此,她的表演方式也為觀眾帶來了一些喜劇效果,或許這也是一種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