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友人埃文凱爾的廣州行引發關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居住在廣州的德美混血博主RachelR一家的麻將局,她們把“一筒”叫做“pizza”,“白板”叫做“TV”…不少網友看了評論沒想到一群外國人漢字都不認識但一點都沒耽誤打麻將。
原來,這些老外們找到了獨特的辦法來識別麻將牌。有的通過記憶麻將牌上的圖案和顏色來區分不同的牌型,比如條子牌上的竹節圖案、筒子牌上的圓圈數量,以及萬字牌上的數字形狀。還有的則記住了不同牌的排列組合和常見的胡牌方式,通過觀察牌面的布局來做出決策。盡管不認識漢字,但他們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對游戲規則的理解,在牌桌上你來我往,打得有模有樣。
隨著游戲的進行,他們的技巧也越來越嫻熟。在抓牌、出牌的過程中,還時不時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交流著,雖然用詞簡單,但那股子認真勁兒讓人忍俊不禁。當有人胡牌時,現場更是爆發出一陣歡呼和掌聲,氣氛熱烈非凡。
這場特殊的麻將游戲,不僅讓老外們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在場的中國朋友們看到了文化交流的無限可能。它證明了即使存在語言和文字的障礙,人們依然可以通過游戲、互動等方式,跨越文化的隔閡,享受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