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飲酒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有人認為飲酒不好,經常喝酒會對體內的各個器官和組織帶來傷害。從古至今,關于飲酒的利弊一直都爭論不休。的確,過量飲酒會危害健康。
但是只要我們做到節制飲酒,只是偶爾小酌幾杯,是對身體有一定好處的。比如,少量飲酒或可以暫時使血糖下降。那事實真的如此嗎?每天喝少量白酒,除了對降血糖有幫助外,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代謝系統
肝臟代謝負擔增加:即使是少量白酒,進入人體后也主要由肝臟進行代謝。酒精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乙醛等有害物質,長期積累可能導致肝臟細胞受損,影響肝臟正常功能,增加患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疾病的風險。
影響脂肪代謝:酒精的熱量較高,長期每天攝入少量白酒,可能使身體熱量攝入超標,多余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容易導致體重增加,還可能干擾脂肪代謝的正常過程,使血脂水平出現異常,如甘油三酯升高等。
心血管系統
血壓波動:長期少量飲酒可能會使交感神經興奮,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即使是少量白酒,長期飲用也可能讓血壓處于不穩定狀態,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進而對心腦血管造成損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有觀點認為少量飲酒可能對心血管有一定益處,但更多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飲酒也會增加心房顫動、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酒精會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使血管壁的穩定性下降,容易形成血栓。
消化系統

刺激胃腸道:白酒中的酒精會刺激胃黏膜,長期飲用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出現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等癥狀。還可能影響腸道菌群平衡,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等腸道問題。
影響胰腺功能:酒精可能干擾胰腺的正常分泌功能,長期可能影響胰島素等激素的分泌和調節,不利于血糖的穩定,甚至增加患胰腺炎的風險。
神經系統
神經損傷:長期攝入少量酒精也會對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可能導致神經纖維變性而失去功能。患者會出現手腳麻木、疼痛、感覺減退等癥狀,影響日常生活。
認知能力下降:酒精會對大腦細胞產生損害,長期飲用可能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下降等問題,增加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
免疫系統
免疫功能削弱:酒精會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使身體的免疫細胞活性降低,對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容易感染疾病,且患病后恢復時間可能延長。
總之,每天喝少量白酒對身體的危害可能是長期且潛在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才是維護身體健康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