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之火》由中央電視臺、優酷、啟蒙影業出品,姚曉峰擔任導演,張書維擔任總制片人,毛云飛擔任編劇。該劇登陸CCTV-8黃金檔,并在優酷同步播出。
日前,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網絡劇《微暗之火》研討會在京召開。
《微暗之火》研討會舉辦。主辦方供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電視劇項目部負責人趙小波介紹,《微暗之火》播出后在央八和優酷引發較熱烈反響。詩意化的氛圍賦予了《微暗之火》新的美學風范,“羅生門”的敘事結構持續吸引觀眾探尋內容背后隱藏的情節。
該片制片人張書維表示,《微暗之火》從2018年開始籌拍,初衷是希望能做出一部不一樣的劇集。它由懸疑展開,揭露人性,探討女性的困境,是一部“情感+懸疑”的劇集。該劇的創作是一次實驗性突破。
毛云飛認為,《微暗之火》通過用“羅生門”的環形結構構建故事、用詩歌作為貫穿全劇的戲眼和線索、用電影式的鏡頭語言和敘事方式來寫作,實現了電影結構方式和寫作方式與劇集創作的有機融合。
姚曉峰在《微暗之火》這部頗具實驗性的作品上,有著自己的創作心得。他認為,這部作品想表達的是人在困境里如何被美好的、充滿詩意的、屬于精神的共鳴所救贖,“好的現實主義創作需要在現實的基礎上有一定的超越性表達,要高于現實,要讓觀眾在現實故事的講述中看到希望,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表示,《微暗之火》提供了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深度實現臺網融合的范例。這部劇雖然借鑒了類型劇的創作路徑,但并沒有被其捆住手腳,跳脫出了用西方類型片理論解釋中國影視劇創作實踐的束縛,轉而通過發掘生活當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去描寫、去塑造,展現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微暗之火》播出過程中,隨著故事的不斷推進,劇集背后關于熟人暴力的話題引起社會廣泛熱議,“熟人社會”背后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機制也受到了關注。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認為,《微暗之火》的表達題旨豐厚,值得反復品味。它具備心理劇的鮮明特點,即注意刻畫主要人物的內心活動,追蹤其微妙細膩的神態變化及其無意識根源。與此同時,該劇又通過有意識地營造懸念、閃回、追蹤等鏡頭組合,激發起觀眾的好奇心和觀劇熱情,滿足觀眾窺見真相、洞悉社會奧秘和反思人生的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