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英雄》正在熱映,影片以福建省一支由普通人組成、堅持了20年的民間公益救援隊為原型,講述來自各行各業、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救援隊員如何完成一次次驚心動魄而又溫暖人心的救援行動,展示了當代平凡的中國人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發光發熱、志愿奉獻、守望相助的動人圖景。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表示,通過這樣的普通人群像,把當代普通中國人的精氣神展現出來,被更多人看到。讓美產生美的共振,讓善良產生善良的共振,是出品方的責任,也是他們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表示,《你是我的英雄》回應了當今時代的呼喚,有國際性,自身的完成度又比較高,是時代需要的電影。他尤其強調了影片的國際性,認為志愿者這個話題是國際性的話題,他們對人類、對自己的職業和對身邊的人,都有一種關愛;《你是我的英雄》在選題上已經具有外向型的底色,完全可以在國際上進行交流。他認為越是經濟發展快,越需要更多這樣有血有肉的人物來感動我們,讓志愿者精神發揚光大,讓更多人理解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
中宣部電影劇本中心副主任秦振貴總結了三個關鍵字:“值得”“豐富”“真實”。他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的選題,這是一群值得去歌頌的人物,這是一種值得歌頌和傳承的精神。而影片在角色所涵蓋的人群、展示的救援方式等方面,都考慮到了豐富的維度。更值得強調的是影片的真實性,它很好地描繪出了來源于生活的質感。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強調這支救援隊比“助人為樂”更進一步,是“救人為樂”。救人于水火的題材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危機感,為故事的強度、人物的深度、視聽的沖擊、價值觀的選擇提供了創作基礎。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索亞斌特別提及了影片對福州這個空間的展現和處理,認為人間煙火氣和自然風光的結合很獨特。他非常喜歡片中劉佩琦老師的臺詞“年輕真好,活著真好”,他認為其中的“活著”不是茍且的,而是可以為自己做出更多選擇,為生活中的苦難找到一種超越的方法,讓自己的精神有寄托,讓自己的價值和幸福感有踏實的來源。索亞斌認為電影為我們當下的生活提供了一種示范,展示了更多樣的人生選擇,不是遠方才有詩,不是身邊只有茍且,對生活不茍且的選擇也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導演范元在研討會上回憶了影片的創作過程。他與人物原型深入接觸,也參與了救援隊的日常訓練,參與了真實救援。通過扎實的實地調研和人物訪談,切實地體會到救援隊員們樸素動人的人生觀和堅定而溫暖的信念,并將之融入到電影的創作中。范元表示,他從前拍的電影比較沉重,而《你是我的英雄》是一個陽光的作品,表達了當下社會最需要的一種精神。
出演影片的丁柳元認為,這群救援隊員是當代的雷鋒,他們無怨無悔、志愿無償地幫助命懸一線的人,他們的所有崇高,所有的信念,都凝結在攀登每一級臺階時流下的汗水里,能夠飾演他們是三生有幸。她也因為出演這部電影,感受到和平年代里生死之交間超乎尋常的深厚感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