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李月亮 靜女夭夭
每晚八點四十 陪你看世事
“我逐漸成了老王家光耀門楣的女兒。
原本因為是個丫頭片子,我連祖墳都不能去。
后來發現規矩這東西其實一直很勢利。
當年說‘這孩子不要也行’的爺爺,有次當著全家老小的面,欽點我是他最寶貝的孫女。
每當這個時候,我媽只是安靜地聽著。”
前段時間,王濛在一次演講中,講了她和媽媽的故事。
很多人都破防了。
因為在這個奧運冠軍媽媽的身上,看到了無數媽媽的影子。
窩囊,隱忍,奉獻,一生都在原地踏步。
卻收獲了女兒最深情的愛。
一個傳統式的媽媽,完成了她的艱苦逆襲。
![]()
01
李月亮 ?
王濛的媽媽,叫張曉霞。
出生于1962年,是一個典型的東北女性。
作為家中的長女、長姐,她很早就形成了一種付出型人格。
幫父母帶弟弟妹妹,是家里很重要的勞力。
張曉霞19歲就結婚了。
到了婆家,依然是個勞碌命。
王濛的爸爸,兄弟姐妹9個。
一大家子生活在一個大雜院里。
張曉霞19歲起,就在這個大家庭中承擔起妻子、兒媳、嫂子等多重身份,身上的擔子特別重。
20歲,張曉霞生下了第一個女兒。
兩年后,生下了王濛。
王濛的出生,讓一家人愁腸百結——
“又是個丫頭,看著還賴賴唧唧的。”
爺爺甚至還生出了個不太好的想法:
“看這孩子這樣,不一定好養活,不要也行。”
![]()
王濛爸爸的幾個兄弟家,都生了男孩。
而他收入最高、工作最穩定。
偏偏就沒個兒子。
爺爺心里就一直過不去:
老三咋能沒個兒子呢?
王濛爸爸更是備受打擊,覺得在家族在社會都抬不起頭來。
就把火都撒到張曉霞身上。
張曉霞也覺得自己理虧。
“我爸跟她干仗,只要一提到這事兒,她立馬就蔫下去。
大院里妯娌和鄰里之間有摩擦,隨便是誰都能拿這事兒刺激她兩句。”
張曉霞心里肯定委屈,但也只能委屈著。
沒人幫她說話。
![]()
這是中國特別典型的傳統家庭和傳統女性。
重男輕女。
沒兒子就等于沒希望。
而一切罪責,都背負在那些“生不出兒子”的女人身上。
她們明明沒有做錯什么。
卻又仿佛罪大惡極。
幾千年來,無數女人都在這樣的霉運里獨自咽下命運的苦果。
不敢說委屈。
02
李月亮 ?
年幼的王濛,深知因為自己是個女孩,被嫌棄,被輕視。
讓爸爸臉上無光。
讓媽媽背負罪責。
她也仿佛覺得自己有錯。
雖然也說不出錯在哪里。
還是用十分幼稚的方式向周圍人宣告:
我這個女孩,也可以像男孩子一樣。
她登高爬梯,禍害莊稼,調皮搗蛋。
三歲就敢一個人爬到房頂上。
家里蓋房子跟著大人一起搗水泥。
還把電視天線拆下來當金箍棒。
![]()
![]()
而她爸爸也很喜歡這樣的感覺,都是叫她“兒子,悠著點兒”。
不過,因為常常惹禍,她經常挨揍。
爺爺、伯伯、叔叔,時不時就給她一頓狠揍。
爸爸更是“逮著啥拿啥揍,毫不留情”。
![]()
每次王濛挨打,都是張曉霞心里最難受。
但她又沒有力量跟任何人抗衡。
只能眼淚汪汪地抱著女兒,看她有沒有被打出好歹來。
在王濛看來,張曉霞是個“極其軟弱的女人”。
在家里沒有話語權,習慣了沉默和隱忍。
無力保護自己,更護不了女兒周全。
![]()
03
李月亮 ?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其軟弱的女人”,卻極力支持女兒的夢想。
10歲那年,有個體校教練去學校選拔速滑苗子。
王濛是被選中的唯一女孩。
在此之前,王濛每年冬天都在家附近的冰上玩。
滑得很溜。
當時,王濛的爸爸死活不同意:“打出溜滑兒能有什么出息?”
教練去他們家兩回,都被拒絕了。
但是王濛很想去,軟磨硬泡。
張曉霞看女兒是真心喜歡,做出了一生中大概是最正確的決定:
“既然孩子那么喜歡,就讓她試試吧。”
后來,教練第三次去,爸爸終于勉強同意。
![]()
也正是媽媽的堅持,給了王濛改命的機會。
10歲起,王濛開始住校練滑冰。
媽媽不放心,經常去看她。
雖然自己工資少得可憐。
還是買很多吃的喝的,分給其他孩子。
她覺得她對別人好一點兒,別人就會對她閨女好一點兒。
王濛一直不忍心告訴張曉霞,那些想法其實都是她一廂情愿。
但這就是媽媽的愛吧。
為了讓你多幸福一分,她寧愿多付出十二分。
后來每次王濛比賽,張曉霞都會去看。
在場下給優秀的女兒加油。
王濛終于看到了媽媽從未有過的樣子——那么開心、那么驕傲。
![]()
其實,王濛和姐姐從小就有一種默契。
知道張曉霞能依靠的只有她們兩個。
王濛說,她那時候苦練滑冰的最大動力,不是為了成為多么偉大的運動員。
而是成為媽媽的驕傲。
她想讓媽媽知道,冰面上滑得最好的那個孩子,是她張曉霞的女兒。
![]()
04
李月亮 ?
后來,王濛混得越來越像樣。
被挑入省隊,加入國家隊,世錦賽、奧運會,拿獎拿到手軟。
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
她也終于有了保護媽媽的資本。
![]()
本來,張曉霞因為生了兩個女兒,不但被婆家看不起,還常被老公家暴。
王濛爸稍有不順心,就會對老婆動手。
![]()
王濛小時候,看到爸爸打媽媽。
心里很害怕,卻不知怎么辦。
而到她終于長大成人,又成了一個優秀的運動員。
她終于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有了抗衡爸爸的力量。
有一次她放假回家,看見爸爸掄起胳膊又要打媽媽,上去一把就把爸爸抓住了。
爸爸想把她扒拉開,但她“動都不帶動的”。
還有一次,爸爸又因為一點小事,跑到張曉霞單位大鬧,場面弄得非常難看。
在加拿大訓練的王濛連夜請假趕了回去。
很嚴肅地和父母談了一次話。
“你們既然在一塊兒也過不好,干脆離了吧。”
![]()
爸爸一聽就急眼了:“大人的事小孩子瞎摻和什么!”
而張曉霞竟然也幽幽地站起來說:“我還想跟他過。”
王濛明白了,原來父母那一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認知體系。
張曉霞早已在雞零狗碎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邏輯閉環。
她挨打的時候,會想起老公很舍得為她花錢。
也會認為只有隱忍,才能保全子女、守住這個家。
作為女人,張曉霞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要為家庭付出,為孩子付出。
至于她自己幸福與否,似乎并不重要。
這是張曉霞,以及一輩又一輩中國女人深植于心的觀念。
好像并不奇怪。
又好像非常奇怪。
05
李月亮 ?
好在王濛越來越有出息。
她在家里的地位越來越高。
“隨著我在賽場上成績越來越好,我逐漸成了老王家光耀門楣的女兒。
原本因為是個丫頭片子,我連祖墳都不能去。
后來發現規矩這東西其實一直很勢利。
當年說‘這孩子不要也行’的爺爺,有次當著全家老小的面,欽點我是他最寶貝的孫女。
我爸也會在高興的時候到處顯擺,我這個閨女,給十個兒子都不換。”
![]()
![]()
每當這個時候,張曉霞就安靜地聽著。
她沒有跟他們掰扯,給自己這些年的委屈和傷害翻盤。
王濛說,“她永遠在原地踏步,永遠沉默和忍受,用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沉靜,過著自己的生活。”
也許她在被傷害的時候,就已經認了命。
也許在那種境遇下的女性,認命和麻木是活下來的最好方式。
所以時隔經年,當初的那些委屈,早已在她心里風干。
了無痕跡。
不記得和不計較,也是一種是福報吧。
可是女人這樣辛苦隱忍一生,又有什么意義?
也是有的。
她們會收獲孩子們最真誠的愛。
王濛就說:
“以前老有人問我,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標準答案似乎應該指向一個閃耀的名字,某某英雄人物,或者某某偉大的運動員。
但是在我的世界里,最偉大的是我的媽媽,張曉霞女士。
所有高峰低谷,站在我身后陪伴我、鼓勵我、總在關鍵時刻推我一把的,始終是我媽。”
![]()
![]()
06
李月亮 ?
張曉霞,是無數傳統媽媽的縮影。
她思想局限。
性格懦弱。
觀念保守。
活得窩囊。
但卻傾盡全部力量,去支撐著自己的家庭。
把所有能給的,都心甘情愿地給出去。
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
只要你要,只要她有。
她就毫無保留。
這樣的媽媽,她可能不夠進步,不夠瀟灑,不夠智慧。
但卻用盡力氣,給孩子幸福和力量。
所以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嫌棄她懦弱無能,走不出舊思想的牢籠。
唯有好好地愛她,給她幸福和底氣。
讓她知道,這一輩子,為了這個孩子,挺值的。
而我們自己,作為新時代的女性。
也應該慶幸。
我們有了更多機會,去更新觀念。
有了更多力量,去擺脫困境。
我們不再被妻子、母親、女兒的身份死死捆綁。
可以一定程度上,活出內心理想的自我。
然后以更強大和明朗的方式,成為孩子的底氣與后盾。
這是我們新一代女性的幸運。
也當是我們一生的堅守。
點亮【贊】+【在看】,希望天下的媽媽,都幸福平安。
──── 全文完 ────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當當網熱賣中。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