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歌手許美靜在南京開唱,但該演出引起了不少觀眾的不滿,有觀眾在現場大喊“退票”。
一位名為“楊老板”的網友在短視頻平臺表示,全場許美靜只唱了不到5首歌,且都不是成名曲。部分經典曲目由樂隊代唱,與歌迷互動時間為一個小時。隨后,“楊老板”撥通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要求賠償來回車票和門票的損失。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許美靜此次在南京的演出,宣傳海報上的表述是“見面音樂會”而非“演唱會”。大麥相關購票頁面顯示,該場演出的最低演唱曲目為15首,最低演出時長為100分鐘。5月25日,許美靜還將在武漢舉辦“夢見許美靜見面音樂會”,南京、武漢的活動主辦方均為深圳太古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太古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廣東省深圳市,是一家以從事文化藝術業為主的企業。曾經主辦過李克勤、張棟梁、西城男孩等歌手或者樂隊的演唱會。
根據2017年《文化部關于規范營業性演出票務市場經營秩序的通知》,演出舉辦單位、演出票務經營單位在銷售演出門票時,應當明示演出最低時長、文藝表演團體或者主要演員信息;涉及舉辦演唱會的,還應當明示主要演員或團體及相應最低曲目數量。
2023年以來,防疫政策逐步優化,演出行業正在復蘇,不少多年未舉辦演唱會的歌手重新開唱,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消費者維權的問題。

2023年12月,五月天演唱會被指部分歌曲存在假唱的風波沖上熱搜。雖然五月天所屬經紀公司相信音樂發布《嚴正聲明》稱,在巡演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為,但不少粉絲并不為此買賬。
五月天是否存在假唱,目前還未有定論,但有業界人士認為假唱風波也反映出演出市場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保證演出質量和觀演效果,是主辦方、藝人、演出承辦方和票務平臺等產業鏈者需要一起努力改進的。
2023年5月,有消費者在梁靜茹演唱會上海站入場后發現,舞臺四角有四根柱子,導致自己所坐的位置正位于視線遮擋區域。演唱會全程該消費者幾乎都因為臺柱遮擋而無法看到演唱者梁靜茹本人,嚴重影響到演唱會的觀感。
據媒體報道,2024年3月,演唱會的主辦方、也是案件的被告方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藝有限公司提出了給高票價區“柱子票”原告50%票面金額的補償,給低價區“柱子票”原告40%票面金額的補償。但參與起訴9位原告全部拒絕此調解方案,堅持讓法庭宣判。
關于演唱會的消費者維權問題,北京嘉維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合同履行情況應當考慮觀演者的個人體驗,但并非完全以個人體驗為衡量標準。合同是否全面履行應當綜合考慮質量、價款、履行方式等因素,由于演唱會服務合同要求為觀演者提供良好的視覺聽覺體驗,因此應當考慮觀演者的個人體驗,但不能以此作為衡量合同履行情況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