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下的演藝圈,由于爛片頻出,演員的薪酬又居高不下,外界對這一行業的看法愈發消極,很多演員在觀眾眼中就是“恰爛錢”的。
但有這樣一個人,明明是身價不菲的富豪,但為了“演戲癮”,多年來在各大影視劇中扮演配角甚至是龍套,被網友調侃“片酬都不夠車油錢”。
他就是馮嘉怡,當下熱播劇《城中之城》中的“蘇見仁”。
他的人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一、“最貴龍套”
“馮嘉怡是有錢人,他是帶資進組的,用錢買角色,一千萬太低了,得有50億吧。”
接受采訪時,馮嘉怡模仿道聽途說者,講述著多年來外界眼中的自己,但被問起關于生意的細節,他卻又不肯多說。
我們只知道,馮嘉怡在14歲時出國留學,在澳洲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7年回國后從事酒店生意。
回憶創業的那幾年,馮嘉怡覺得沒有太多傳奇色彩,就是出于生存的目的,像蒼蠅一樣撞機會,而他恰好撞對了而已。
但在商界混得風生水起之后,他卻并沒有就此靜下心來,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未完成的愿望——演戲。
為了實現這一心愿,馮嘉怡通過各種機會接觸導演,直到2006年前后,在朋友的引薦下,他結識了導演滕華濤,兩人很快便成為了朋友。
然而,對于馮嘉怡提出的參演影視劇的要求,滕華濤一開始并沒有同意,畢竟換做是誰,恐怕都會下意識地把馮嘉怡的要求看作是一時心血來潮。
只是架不住他的再三懇求,滕華濤還是動搖了,允許他參演電視劇《雙面膠》,但也只給了他一個沒幾分鐘戲份的龍套角色。
開拍之前,滕華濤語重心長地對馮嘉怡說:“我不會拿工作開玩笑,你要是真想當演員,演技必須過關,等到攝像頭對準你了,我可不會讓你糊弄過去。”
最終馮嘉怡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的決心,他所飾演的“譚一刀”戲份雖少,卻令觀眾記憶深刻。
之后,在電視劇《王貴與安娜》中,馮嘉怡再度出鏡,表現依舊亮眼。
經過這兩次考驗,滕華濤也認可了馮嘉怡的演技,因而在電視劇《蝸居》中,他終于得到了一個有分量的角色——“陳寺福”。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馮嘉怡在開拍前就自己在家對著攝像頭演,然后一幀一幀地觀看、分析、糾正。
2009年,《蝸居》播出,掀起了收視狂潮,馮嘉怡也隨之走紅,成為了業內和觀眾認可的“演員”。
此后,《媳婦的美好時代》《裸婚時代》《星光燦爛》等眾多劇本找上他,但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有錢人角色。
有著真實的生活經驗,馮嘉怡飾演這類角色難度不大,呈現給觀眾的熒幕效果也頻頻受到夸贊。
但他覺得,他既然已經是一個真正的演員了,就不能如此被限制……
二、富豪形象之外
成名之后,馮嘉怡并沒有過多宣揚自己的商人身份,但奈何他的經歷實在過于獨特,所以免不了成為吃瓜群眾的談資。
并且隨著人傳人,外界關于他的傳聞越來越離譜,說什么花幾個億買角色,還有說他是超級富二代什么的。
馮嘉怡對此哭笑不得,他不想解釋什么,但也清楚意識到,想要擺脫刻板印象,他必須要走出有錢人角色這一舒適圈。
2016年,他參演洪金寶的電影《我的特工爺爺》,在其中扮演了一個變態黑老大,讓觀眾又愛又恨。
2019年,演慣了現代劇的馮嘉怡在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中,飾演皇帝李隆基,也是深受肯定。
近日,《城中之城》在央視開播,于和偉、王驍、王勁松等眾多老戲骨加盟,但馮嘉怡卻憑借“蘇見仁”這一角色,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在馮嘉怡的演繹下,蘇見仁的表面窩囊風流、內里深沉精明得到了很好的展現,他賦予了角色別樣的魅力。
剛入行時,馮嘉怡曾開心地說:“劇組的盒飯比秘書預定的大餐好吃多了,蹲在地上和大家一起說說笑笑、討論劇本,真是很開心。”
或許,馮嘉怡擁有的是對表演真正的熱枕吧。
參考資料:
新浪娛樂《成功人士愛表演 竟成《蝸居》人物“周星馳”》
中國新聞周刊《專愛跑龍套的50億富商:寫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