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這次是因為涉嫌逃稅風波。近日,深圳市民王先生實名舉報劉曉慶涉嫌偷稅漏稅,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并啟動調查。
王先生表示,他是通過劉曉慶的合作伙伴許可筠和劉曉慶珠寶(寧波)有限公司產生的借貸關系,并不認識劉曉慶本人。據王先生回憶,當時許可筠以公司和個人名義向他借款,承諾三個半月內還清欠款,但因一直未能拿回借款,他將珠寶公司告上法庭,在勝訴后的執行過程中得知劉曉慶把錢轉走一事。
截至發稿前,劉曉慶一方尚未做出回應。不過,劉曉慶疑似與舉報材料中提及的珠寶公司早已鬧翻。2023年,劉曉慶向該公司發起訴訟,經二審后,法院要求珠寶公司停止使用劉曉慶的姓名和肖像,并道歉賠償。
王先生向稅務機關提交了舉報材料,直指劉曉慶通過關聯交易涉嫌偷逃個人所得稅。舉報材料顯示,這起稅務爭議涉及劉曉慶名下兩家企業及一筆330萬元的”形象代言費”。王先生提供的檢舉稅收違法行為記錄單顯示,2020年12月15日珠寶公司向其借款330萬元,2021年1月31日劉曉慶個人與其公司簽訂關聯交易合同,以“形象代言費”的名義將這筆330萬元款項轉入其個人名下的上海弈熙文化傳媒中,隨后開出低稅率的增值稅發票,疑逃避高稅率的個人所得稅。
王先生表示,自己和許可筠及其男朋友認識多年,當時從二人那里得知,劉曉慶珠寶公司資金鏈已經斷裂,員工工資都發不出,賬上完全沒有錢,從而引發了后續的借貸一事。許可筠當時在深圳,她表示只要疫情結束,劉曉慶做幾場直播帶貨,把珠寶賣出去就能回籠資金。然而,后來許可筠一直未還錢,王先生將珠寶公司起訴并勝訴,但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劉曉慶把錢和股權轉走了。
愛企查App顯示,珠寶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許可筠。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珠寶技術服務等,由許可筠、寧波曉慶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持股。變更記錄顯示,2021年4月,劉曉慶已退出該公司股東行列。
在公開宣傳中,許可筠是劉曉慶珠寶品牌創始人、劉曉慶御用珠寶搭配師、高端珠寶設計師。但2024年7月,該公司被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被國家稅務總局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列為稅收異常非正常戶。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稅收征管若干事項的公告》規定,納稅人負有納稅申報義務,但連續三個月所有稅種均未進行納稅申報的,稅收征管系統自動將其認定為非正常戶,并停止其發票領用簿和發票的使用。不過,李海權律師透露,稅收異常非正常戶不一定是因為偷稅漏稅,其他情形也會導致稅收異常。
近半年珠寶公司多次因借貸問題被提起訴訟。2025年2月19日,被告珠寶公司、許某被判向原告王先生償還借款本金30萬元及利息。2024年4月7日,王先生又將珠寶公司、許某告上法庭,并且追加寧波曉慶和劉曉慶為被執行人,最終法院裁定,追加被申請人寧波曉慶為本院案件的被執行人;寧波曉慶應當在未繳納出資金額490萬元的范圍內,對被執行人珠寶公司所負申請人王先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不過,對于王先生所提出的將劉曉慶列為被執行人的申請事項,則被法院駁回。
此次判決,最終珠寶公司及許某被申請執行365.99萬元,因未履行,許某被限制消費令。鳳凰網查詢公司資料發現,寧波曉慶成立于2018年10月30日,公司歷史合伙人中并未有劉曉慶的影子。
劉曉慶與珠寶公司疑似鬧翻,并于2023年向對方發起訴訟,案由是人格糾紛。經二審后,法院判定劉曉慶珠寶(寧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劉曉慶的姓名和肖像,并賠償劉曉慶損失540000元、律師費及公證費15000元,共計555000元。
對于此次舉報劉曉慶偷漏稅問題的目的,王先生表示,劉曉慶將他為其公司救急的300多萬元資金抽走,從個人財產損失方面他已經起訴她;而這筆款項她還用偷漏稅的方式據為己有,給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因此他要從稅收的角度為國家挽回這些重大損失。據王先生透露,上海市稅務局第四稽查局已經受理了他舉報的劉曉慶涉嫌偷稅漏稅的案件,接下來將對劉曉慶及其相關公司展開調查和稽查。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劉曉慶曾因公司偷稅漏稅上千萬元被羈押422天,其妹夫靖軍作為公司法人被判刑,劉曉慶本人因證據不足未被起訴。此后,她通過變賣資產補繳稅款,并重新回歸公眾視野。劉曉慶出獄后曾回應:“不是我個人偷稅,是我公司偷稅,如果我個人偷稅或者我有什么潛規則,或者我有什么任何的不當收入,我可以告訴大家,我今天不會站在這里”。她還提到,自己掙得每一分錢,都特別干凈。
目前,劉曉慶參演電視劇《折腰》正在熱播,部分網友擔憂該劇可能因劉曉慶負面新聞停播或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