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者》魏若來殺李晟達了嗎?《追風者》李晟達結局死在了魏若來手里,而且死的很慘,魏若來殺死了他替犧牲的哥哥報了仇。李晟達落得這樣的結局是他咎由自取,他早就該死了,奈何命太硬,死了兩次都沒死成,最后這次魏若來沒有失手。
《追風者》李晟達是在第19集才死,而且是死在了魏若來的手里,魏若來終于親手殺死了叛徒,為哥哥報仇了。在此之前,老徐和沈近真都殺過李晟達,但最后都沒有成功,李晟達每次都能死里逃生。
最后還是魏若來出手,痛打了他一番后,用麻繩勒死了李晟達,李晟達應該是魏若來殺的第一個人。
魏若來歷史原型是什么
近日,電視劇《追風者》正在熱播,劇中由王一博飾演的男主角魏若來是一名紅色金融家,很多人猜測劇中魏若來的原型有可能是顧準。
1915年,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玩味的一年。北京,袁世凱為了稱帝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復辟帝制;上海,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陳獨秀創辦了《青年雜志》,欲通過塑造一代新青年來挽救國家頹勢。在新與舊的暗流涌動中,顧準誕生于上海陸家浜的一個小商人家庭。顧準的父親陳文緯常年經營棉花生意,初期營業頗有起色,家中雇有女傭還自備黃包車,家境尚能維持在“中等社會水平”。之所以不隨父親姓陳,是因為顧準的母親顧慶蓮在嫁入陳家之前,就約定了她所生的兒子皆隨母姓。

顧準在幼童時期便十分好學。早些時候,陳文緯將顧準送到其姑母陳志慶家上私塾。由于陳志慶畢業于清心女中,對西方思想接觸頗多,除啟蒙讀物外,她還時常教授顧準地理、算數、英語等知識。可以說,這種中西并重的教學方式,在年幼的顧準心里培植了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態。1922年,7歲的顧準插班進入留云小學三年級,入學前父親給顧準起表字“哲云”,因此“顧哲云”便成為顧準青年時期在上海工作時的署名。
留云小學時期的經歷可以說令顧準終身難忘,晚年時期,顧準在其名作《資本的原始積累與資本主義發展》中便提到:“使中國人震驚于資本主義威力的,最初是船堅炮利,后來是它的‘商戰、學戰’的威力(我還清楚記得,我的母校——留云小學的校歌,開頭的幾句是:‘滔滔黃浦歇,汲汲競爭場,商戰學戰較短長。’我學會唱這歌,是在1922年,五四運動后的第三年)。”
1925年小學畢業時,顧準本可以憑借優異的成績直接進入南洋公學,然后繼續到交通大學深造。但就在此時,其父經營的花行在同行的競爭與巨大壓力下日薄西山,再加上家中有兄妹十人,開銷極大。于是顧準決定報考學費相對低廉的兩年制中華職業學校商科初中。
1927年7月,年僅12歲的顧準從中華職業學校畢業,經原留云小學校長王志莘的介紹,進入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當練習生,開始會計職業生涯。在會計師事務所的這段時間,顧準的人生仿佛“開掛”一般迅速成長。他從刻蠟紙、印講義等基礎工作做起,且通過自學熟練掌握英語,并在會計學和經濟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頗高的造詣。據不完全統計,1927至1940年離開上海到蘇南抗日根據地期間,顧準先后出版了《初級商業簿記教科書》《簿記初階》《股份有限公司會計》《中華銀行會計制度》《所得稅原理與實務》《中華政府會計制度》等書。尤其是1934年出版的《銀行會計》,該書出版后即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并被多所大學選作教科書,實為中國近代第一本會計學專著。而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的是,此時的顧準才19歲!此后,顧準經潘序倫推薦,到圣約翰大學、之江大學任銀行會計教師。更一度應宋子文親信劉攻蕓(日后成為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長)之邀,擔任中國銀行的總賬會計師。
然而,顧準傳奇的人生經歷,至此才剛剛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