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當年《大宅門》里的白景琦?那股橫勁兒、大佬范兒,簡直讓人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八百里外的老北京胡同味兒。陳寶國,真不是誰都能模仿出來的。
《漢武大帝》里演劉徹那一出,簡直把“帝王氣場”這詞給重新定義了。獎項拿得手軟,金鷹、飛天、白玉蘭直接全滿貫,這要在現(xiàn)在,估計得被網(wǎng)友調(diào)侃“視帝天花板”吧。俗話說“人紅是非多”,但陳寶國這么多年,黑料沒幾個,演技卻是公認的神仙級別。
但他家里有個星二代,愣是讓他頭疼了十幾年。
星二代陳月末,真的不是想紅就能紅的?
說到陳月末,估計有不少人都一臉問號:這是誰?咋沒在熱搜上刷過臉?他可不是一般的星二代,生下來就在中戲大院里泡著,人家張口閉口的“叔叔阿姨”都是圈里的大導(dǎo)演大明星,別人家孩子追星,他家孩子直接和明星一塊兒吃飯。
但陳寶國愣是12年沒把兒子捧紅。網(wǎng)友都看樂了,“資源咖”這個詞兒,基本是為他量身定做。什么帶資進組、全家上陣,能用的“關(guān)系”都用上了,這待遇擱娛樂圈也是天花板級別了。
父愛如山,但演技這事兒急不來
陳寶國還真不是那種“讓孩子走捷徑”的爹。一開始他不讓陳月末進圈,直接送去英國留學(xué),表演專業(yè)明令禁止。結(jié)果陳月末偏不信邪,大學(xué)瞞著老爸搞樂隊、組團表演,回國還跟老爹冷戰(zhàn)。要不是星二代,這劇情妥妥的“追夢少年”劇本,放誰身上都是青春勵志。
可惜,網(wǎng)友不買賬,“有爹就是橫”成了標簽。2010年自薦演龍?zhí)祝悓殗舱J了,開始全力幫兒子。各種資源往里砸,父子同框、全家集體上陣,你說這力度,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資源給到頂,演技卻頻頻“翻車”
但說實話,演戲這事兒真不是“爹給啥就能成啥”。陳月末不是科班出身,早年演技那叫一個“災(zāi)難現(xiàn)場”。表情管理失控、眼神空洞、情緒不到位,網(wǎng)友調(diào)侃“全程大眼瞪小眼”,一出場就成笑柄。演朱允炆那會兒,彈幕都快笑瘋了,“星二代演技拉胯”成了黑點,哪怕資源再強,也沒能讓他一夜成名。
有網(wǎng)友說:“本來不讓進圈,結(jié)果演技真上不去,爹也被罵了個遍。”有一說一,資源咖沒啥錯,畢竟誰家有能耐不給自家娃鋪路?但觀眾的眼睛雪亮,演技不達標,再牛的爹也拯救不了。
12年擺爛后,陳月末終于“翻身”
陳月末這兩年突然來了個大反轉(zhuǎn)。2023年,《珠江人家》里演反派廖四六,網(wǎng)友們集體說“臥槽,這誰,演技開竅了?”人物性格、表情細節(jié)都拿捏到位,徹底把“資源咖”帽子扔了。
更離譜的是,哥們還拿了個2024年第二屆澳淶塢國際電影節(jié)金萱獎中國最佳新銳演員獎,終于有了讓老爹揚眉吐氣的資本。從“陳寶國的兒子”變成“演員陳月末”,這波反轉(zhuǎn)屬實有點爽。
評論區(qū)直接炸鍋:“12年終于捧紅了?”、“老陳家終于不用天天背鍋了!”、“演技果然還是要靠自己。” 咱們吃瓜群眾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畢竟星二代想翻身,真不是說說就能成的。
觀眾彈幕,網(wǎng)友評論,笑不活了
有網(wǎng)友留言:“當年全家上陣我都笑不活了,演戲還真不是拼爹就能贏。”
還有人說:“陳寶國都快急出白頭發(fā)了,陳月末這波真是熬出來的。”
彈幕更絕:“12年才開竅,老父親怕不是要掉頭發(fā)掉禿了!”
甚至還有調(diào)侃:“網(wǎng)友都替陳寶國松口氣,星二代也有熬出頭的一天。”
不得不說,大伙看熱鬧的心態(tài)是真的穩(wěn),“等了12年,這劇本是真實版勵志大男主,建議出本自傳。”
這劇情你服不服?
總之,陳月末這波能翻身,算是給所有星二代提了個醒——想紅,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