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盼731盡早在臺上映 歷史真相不容裁剪!中國駐日使館賬號用中日雙語轉發了《731》電影海報,這部揭露日軍活體實驗罪行的影片計劃于9月18日起在四大洲12個國家和地區上映。此舉在全球輿論場引發廣泛關注。日本外務省為此發出23份外交照會要求刪改,但中方表示“一刀不剪”,同時日本網民也發起請愿,希望了解這段歷史。
日本政府以“影響日企形象”和“破壞友好關系”為由施壓刪改,而中方堅持“歷史真相不容裁剪”。這種沖突體現了兩種歷史敘事體系的較量。例如,日本文部科學省近年批準的教科書中將731部隊稱為“防疫給水部”,而電影中的凍傷實驗、活體解剖鏡頭直接擊碎了這種粉飾。值得注意的是,《731》電影還將在韓國和東南亞地區上映,這些曾遭日軍侵略的地方正通過文化產品形成歷史認知同盟。
上海日本人學校改為網課的預防措施與日本網民“必須了解這段歷史”的請愿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撕裂源于體制性壓制:NHK曾因播出731部隊紀錄片遭到右翼圍攻,文部省審查制度也將“慰安婦”表述從教科書中刪除。然而,社交媒體上的“謝罪派”正在突破封鎖,有網民留言:“應該建立731紀念館,防止人類再次瘋狂。”安倍晉三提出的“積極和平主義”在活體解剖的鐵證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731》的跨國放映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它像《辛德勒名單》重構納粹記憶那樣,用影像固化戰爭罪行證據。其次,該片迫使日本政府調整文化外交策略,緊急增加對東南亞的ODA援助,暴露出其軟實力焦慮。最后,臺胞期待上映與日本民間團體聲援形成跨國記憶共同體,這種自下而上的聯結比官方宣言更具穿透力。
柏林猶太博物館的落葉裝置提醒人們每片落葉都是未被遺忘的生命。當《731》鏡頭掃過凍傷實驗的冰柜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歷史控訴,更是對日本國會正在審議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的預警。真正的愛國不是粉飾罪惡,而是直面黑暗,守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