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逆襲劇本,似乎正在被“邪修”打法改寫。
這邊,一句“自我介紹一下,我叫白月光”,讓“古早偶像”何晟銘成功將陳年舊事轉化為流量密碼,直播間產品頃刻售罄;那邊,“古裝丑男”顏安自嘲“牙縫能開火車”,憑借與助理的“病情式互懟”,單場直播漲粉百萬。
不按常理出牌、不講“傳統武德”,這些看似“離譜”的操作,卻招招精準,直擊大眾的情緒命門。
當下,這套融合了自黑和反差的“新生存法則”,正在批量制造流量奇跡,成為藝人們實現“彎道超車”的新秘籍。
內娛刮起“邪修”風
所謂“邪修”,最初指的是玄幻小說中偏離正統、夸張荒謬的修煉法門。而如今,這個概念被廣大網友活學活用,引申為一種腦洞清奇、不按套路行事,卻高效、實用的生活態度。
簡單理解,“邪修”其實就是野路子和不走尋常路的代名詞。因為方式不拘一格、畫風略顯“不正經”,其自帶一種“抽象”氣質。
有意思的是,這種“邪修”打法,恰恰與娛樂圈的流量邏輯不謀而合。
從叫囂著“MD最煩裝B的人”的那英,到一點就著的“白磷型人格”的黃子韜,再到《再見愛人3》中黑紅出圈的麥琳……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藝人憑借這種鮮活的“邪修”人設,意外實現了熱度攀升或口碑逆轉。
不過,近期要說將“邪修”修煉到最高境界的,恐怕還得是何晟銘。因為被許凱前女友許荔莎爆料,何晟銘至今依然是于正難忘的“白月光”,最近,考古二人的“愛恨情仇”成為了網絡樂子人們最大的快樂來源。
面對潑天的流量,何晟銘仿佛“邪神”附體,從手抄《金光神咒》贈“白月光”,到直播中“白月光推薦,絕對靠譜”,再到七夕卡點11:11發文“再見了,白月光”,他將這個梗玩得出神入化,成功將借著一場輿論危機轉化為全民狂歡,圈了一大波路人粉。
有網友甚至總結出何晟銘的“邪修四步棋”:第一步“以靜制動”、第二步“巧妙玩?!薄⒌谌健疤谷徽J領”、第四步“詩意退場”。好家伙,感覺都能出本書了。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秀人轉行演員的顏安也憑借“邪修”直播成功出圈。你笑他“牙齒上沾到辣椒”,他順勢自我推銷:“你們喜歡吃辣的可以入股我??!”你嘲他牙縫大、眼距寬,他卻不急不惱:“牙縫是能開火車的,左眼到右眼是要打車的。”
而每場直播的“神來之筆”,往往來自小助理的精準補刀。當顏安call back自己提過的do臉方案時,她淡淡來上一句:“整容嘛,是要斬首(即換頭)的?!敝辈バЧ⒓蠢瓭M。憑借與小助理獨具一格的互動,顏安的抖音粉絲一路從幾十萬飆升至500萬,此后更頻繁現身于各大劇集、綜藝、音樂節,實現了明顯的咖位躍升。
同樣,去年,40歲“硬捧不紅”的向佐,也靠著“邪修”人設開辟了一條新賽道。因為在《門前寶地》中貢獻了“摸鼻”、“扇耳光”、“向天宣誓”等一系列“名場面”,他被網友競相吐槽、模仿,相關話題量持續飆升。
然而,面對網友的嘲諷,向佐不僅沒有生氣,反而一把子接住流量,徹底“放飛自我”。無論是在表演綜藝中的“越努力越好笑”,還是跳操時“翹臀蛄踴著”的魔性畫面,抑或是將郭碧婷和向太衣柜掏空的“女裝大佬”……逐漸“辣眼”的畫風,讓他被網友戲稱為“強悍的爸,霸道的媽,漂亮的老婆,性感的他”。
自此,向佐真正迎來事業轉折,不僅熱度暴漲、路人緣回升,更將“邪修”人設牢牢釘在了身上。
不難看出,當下“邪修”已經成為了藝人們收割流量的新秘籍,在內娛刮起了一股“邪修”風。
“邪修”為什么能圈粉?
“邪修”之所以圈粉,絕不僅因為明星偶然的“放飛自我”或單純的率性,其背后有著深刻的文化和心理動因。
首先是反傳統明星人設?!靶靶蕖币浴叭窝b”的姿態,為大眾提供了稀缺的真實感和反差感。當下,在高度包裝、人設雷同的娛樂圈,大眾對于完美無缺、言行謹慎的“假人”明星早已感到疲憊。而這波擁抱“邪修”風的藝人卻主動打破這層“濾鏡”,其出格、突兀、不按常理出牌的行為,反而散發出強烈的“活人”氣息。這種真實與反差,迅速消解了明星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建立起信任與情感連接。
正如向佐從“富家公子”到“女裝大佬”的轉變,這種強烈的形象反轉不僅制造出新鮮話題和記憶點,其玩得起的態度,更讓不少對他原本無感的觀眾路轉粉。事實上,大眾始終青睞反轉敘事與成長線,而“邪修”恰恰符合觀眾對于蛻變系故事的期待。
其次是契合了年輕人的審美取向。當下,在網絡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更傾向于用戲謔、調侃的方式去解構傳統權威?!靶靶蕖敝凶詭У呐涯娓泻陀哪瑲赓|,迎合了這種拒絕嚴肅、熱衷造梗的心理,因此極易獲得年輕群體的認同和推崇。
從傳播層面來看,“?!笔腔ヂ摼W的硬通貨。像是“白月光”這類易于傳播、二創潛力高的話題,很容易成為催化劑,讓藝人的翻紅從線性傳播升級為病毒式擴散。在這個過程中,網友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者,而是成為了主動的創作者和傳播者,持續為話題注入新的生命力。
最后,“邪修”之所以能持續圈粉,在于它構建了一種深層次的心理認同,精準切中了當代人對于“真實關系”的渴望。這不僅是單純的反差或解壓,更是一種“雙向聯結”。
就像顏安與小助理之間的互懟日常,讓觀眾感受到的是一種友情般的默契與真實。這種敢于流露尷尬、坦然接受不完美的姿態,帶來了一種“TA是我的朋友”的親近感。同樣,這種姿態不僅提供歡樂,更提供了一種情感上的陪伴與自我接納的勇氣,讓人相信即使不完美,也依然可以做自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真性情”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固然能拉近距離,但如果失去共情與分寸,也可能導致翻車。像是吳京發表的爹味言論,或是黃磊好為人師的說教感,最近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某種程度上,追捧“邪修”背后的情緒內核是“活人感”。技巧可仿、??稍欤嬲騽尤说?,是那份姿態背后流露出的、契合大眾情緒的“真性情”。相對的,一旦過度或被觀眾察覺出算計與刻意,這種雙向聯結便會頃刻消散,“邪修”也就真的成了“邪”。
明星“邪修”翻紅指南
那么,如何才能精準拿捏“邪修”的精髓,避免一不小心“走火入魔”?
通過深入觀察多個案例,文娛先聲總結出了一套當代明星“邪修”翻紅的實操指南:
心法一,擁抱爭議,幽默化解。當爭議或負面標簽襲來時,放下“偶像包袱”,承認不足、主動接梗,往往比回避或否認更有效。敢于自我調侃,不僅能化解尷尬,更可能將原本的劣勢轉化為個人記憶點。
心法二,真情流露,不塑金身。無論何時,真誠永遠排在第一位。觀眾早已厭倦過度包裝,一點點自然流露的“瑕疵”,反而能提升信任與親和力。但要切記,“真實”不是表演,切勿硬立人設,一旦刻意,則會適得其反。
心法三,玩梗適度,見好就收。再好笑的梗,一旦玩多了也會“濫”。尊重梗的生命周期,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收手”,避免淪為惡意炒作,是持續贏得觀眾好感與認同的秘訣。
正如此次何晟銘被觀眾調侃的“邪修四步棋”,從主動入場玩梗、化被動為主動,到直播時大方承認“有流量不接是傻”,肯定于正“扛著幾百人吃飯”的行業付出,再到七夕配沙漠獨行圖、告別“白月光”話題。這套高明且不失體面的操作,不僅未引發反感,反而令他穩占“梗王”與“內娛活人”的稱號,真正實現了熱度與口碑的雙豐收。
在這個層面上說,“邪修”的本質是一場基于互聯網語境的“流量游戲”。它憑借反套路、接地氣、強互動的方式,在持續輸出情緒價值的同時,精準切中當代人對于趣味、真實、參與感的強烈需求,從而實現快速圈粉和形象破圈。
在社交媒體無孔不入的當下,明星早就不再僅僅是高高在上、難以觸及的符號,而是需要主動下凡,成為樂于互動、敢于流露真實的“活人”。
但必須警惕的是,“邪修”不等于“修邪”,理想的形態,終將是野路子的網感與正經業務能力的融合。否則,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料,更難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