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搜狐娛樂一條視頻,把“天價耳環”事件中的黃楊鈿甜重新推到了輿論的聚光燈下。
畫面中,她在橫店拍攝《冰湖重生》,粉絲仍然溫聲喊著“寶寶,好久不見”。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她還是“天價耳環”事件的風暴中心,看起來似乎隨時要被娛樂圈踢出局。
但現在,她不僅活躍在片場,還順利完成了“復出首秀”,就是這么的瀟灑自如。
我不禁想起來“劣跡藝人”這個定義:曾經有那么多藝人,或因為嫖娼,或因為逃稅,或因為在網上“亂說話”,早已被徹底封殺,再不能翻身。對比之下,不免讓人想問:劣跡藝人的標準究竟是誰來定的?為什么黃楊鈿甜可以回來,而他們只能永遠消失?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場鬧劇。
今年5月,有網友盯上了黃楊鈿甜在活動中佩戴的一副耳環,說那是價值230萬的奢侈品,更是將矛頭指向其父親曾經身為雅安公務員的身份。
輿論也徹底爆了,是否存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成了公眾想要獲知真相的焦點。
后來官方通報來了:耳環只是仿制品,價值百余元,還是友人送給她母親的玻璃飾品。
對她爸的調查結果是:楊某在雅安工作期間未經手災后重建項目招投標,未涉及災后重建資金審批管理和慈善捐款。楊某在雅工作期間涉嫌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在參加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和工作期間涉嫌故意隱瞞違法生育二孩問題。對涉嫌違法違規問題,監察機關已立案調查,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風暴后,黃楊鈿甜短暫地從公眾面前消失,《冰湖重生》宣傳物料上也沒了她的名字,外界盛傳要換人重拍。
直到現在,她重新回到片場,才算是真正打破了“涼了”的傳言。
但還是不禁想問一句,黃楊鈿甜父親被調查組確定有違法違規問題,那么她到底還算不算劣跡藝人?
當然,“父親靠災后重建撈錢”已經被調查組否定,確定的真正問題只有兩個:隱瞞生二孩、涉嫌違規經商。
黃楊鈿甜作為明星和公眾人物,她父親這些違法違規情況,是否能讓她被定義為“劣跡藝人”?當然很難有定論。
然而相比之下,另一些人就沒這么幸運了。
有些男明星因為嫖娼被當場抓獲,從此封殺;有些大咖因為偷逃稅款上億,被全行業拉黑;還有明星因為在網上說了幾句不合時宜的話,瞬間事業坍塌。
現實操作里,“劣跡藝人”的標準并不清晰。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不是統一的標準,而是一張張隨時可以變形的橡皮筋——覺得你算劣跡就算,覺得你不算就不算。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標準模糊,裁決隨意。
黃楊鈿甜的復出,不是因為她“被原諒”了,而是因為她從未觸碰到真正的紅線。
這才是娛樂圈最大的荒誕:我們口口聲聲要“抵制劣跡藝人”,可到底什么才算劣跡,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答案。
標準模糊,執行隨意。所謂“劣跡藝人”的命運,從來不是由法律決定,而是由說不清的因素來決定。
如果“劣跡”的邊界繼續模糊下去,那么今天是黃楊鈿甜,明天可能就是任何一個站在鎂光燈下的人。娛樂圈會永遠處在一種荒唐的“戰戰兢兢”狀態:到底能不能復出,不看法律,不看事實,只取決于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
所以,與其一邊封殺一邊放行,不如干脆承認:我們根本沒有真正統一的標準。
而“沒有標準”,才是最大的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