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香港知名藝人張衛健在公共場合展示老年卡的視頻引發網絡熱議。視頻中,60歲的張衛健手持老年卡,幽默地向周圍人表示"請不要欺負老人"。這一看似輕松的舉動,卻折射出當下社會對老年人群體的諸多現實問題。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像張衛健這樣的"新老年人"群體正在擴大。他們雖已邁入老年階段,但心態年輕、生活活躍。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老年人常面臨各種隱性歧視——從公交車上的異樣眼光,到網絡上的年齡嘲諷,甚至還有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頻發。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的養老詐騙案件就超過1.5萬起。
張衛健此舉獲得眾多網友點贊,認為他"用幽默化解年齡焦慮"。但更深層的意義在于,這提醒我們要重新審視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如今60歲的老年人,很多仍保持著旺盛的工作能力和豐富的社會經驗。心理學家指出,這種公開談論年齡的行為,實際上是對"年齡羞恥"的一種反抗。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建立包容的老齡觀。專家建議,應從立法保障、公共服務、文化建設等多方面著手,讓每個老年人都能活得體面而有尊嚴。畢竟,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