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約科維奇在球場上從不畏懼大膽舉動,但這一次,引發(fā)話題的是他的時尚選擇——而且球迷們議論紛紛。隨著美網開賽在即,德約科維奇發(fā)布了自己的新款鱷魚戰(zhàn)袍:一身利落的全黑裝扮,立刻讓人聯想到某位瑞士傳奇。
網球迷很快注意到,這套新裝與費德勒在2019年美網的造型頗為相似——當時費德勒身穿深色優(yōu)衣庫球服,在阿瑟·阿什球場的燈光下驚艷全場。那時,費德勒解釋說,選擇黑色是向紐約的能量致敬:“黑色是一種強有力的收官造型,它讓我想起自己在這里夜場比賽的回憶。”不過,德約科維奇至今沒有對此多作解釋,而這種沉默反而讓討論更加熱烈。
“想當費德勒的迫切感?”當德約科維奇戰(zhàn)袍的宣傳照公布后,社交媒體瞬間炸開鍋球,迷批評相似度太高。一位X用戶寫道:“迫切地想當費德勒。”另一位補充說:“他太想做費德勒了。”還有人指出,費德勒早在耐克和優(yōu)衣庫時代就已經把這種風格“注冊”在自己名下,暗示德約科維奇是在借用別人的審美符號。
雖然德約科維奇的球技一直備受尊敬,但他與球迷之間的“愛恨交織”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紐約。這套球服的亮相,顯然又添了一把火,有球迷發(fā)帖說:“模仿羅杰?”認為這套造型既不原創(chuàng),也顯得刻意。
批評者還提出了實用性問題。黑色在燈光下固然帥氣,但紐約八月的天氣酷熱難耐,白天的陽光下比賽,德約科維奇的選擇可能更多帶來的是汗水,而不是瀟灑。《The Athletic》記者克里斯托弗·克拉里就指出:“在紐約的高溫下穿黑色?這既是宣言,也是冒險。”
另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德約科維奇仍在追逐個人第25座大滿貫冠軍獎杯。在溫網失利之后,這屆美網或許是他最好的一次機會,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機會。但在一些球迷看來,這身衣服表明他更關注形象而不是歷史。有用戶直言不諱地說:“他穿什么都沒用,辛納太強了,他根本贏不了。”
考慮到費德勒當年的“全黑造型”,其實并沒帶來好運(那年他止步八強),這種比較對德約科維奇來說更是扎心。不過,作為永不服輸的競爭者,他顯然希望能在保留造型的同時,把成績推進更遠——最好是直達冠軍。
拋開時尚不談,壓力已經擺在眼前。如果德約科維奇想在法拉盛寫下歷史,他需要的不僅是一身新造型,更需要打出屬于自己的“黃金時期”水準。這套衣服是否能與時刻匹配,很快就會見分曉。(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