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容時代的到來,國產影視劇的資源、口碑都開始傾向中生代演員。
他們經驗豐富,演技在線,完全處在演員鄙視鏈的第一階梯。
但即便是在實力圈,內卷也非常嚴重,由于資源稀缺、曝光平臺集中,許多實力演員常年活躍于配角位置,處于“戲紅、人不紅”的尷尬境地。
例如王驍、楊皓宇等人雖然演技在線,但在高曝光率和粉絲討論度上常被年輕流量演員壓制。
然而,一位長期默默耕耘的中生代演員李乃文,近期卻實現了逆轉——不是因某部爆款作品,而是通過真人秀綜藝的“驚艷表現”讓他成為網絡聚焦的人物。
李乃文以其“抽象”、純粹、敢玩敢鬧的綜藝形象,在觀眾中迅速累積好感,甚至被網友稱為“綜藝圈的意外驚喜”。
被低估的實力派演員,綜藝里爆紅,劇宣里玩梗
此前,李乃文作為飛行嘉賓參與《五哈》錄制,節目播出之后,他幾乎被常駐玩壞的綜藝表現,成為節目的新笑點。
而綜藝氣質被挖掘之后,李乃文就作為常駐參與了騰訊新綜藝《地球超新鮮》的錄制。
該節目定位為“探索北緯 40°的旅行真人秀”,節目通過任務和互動游戲環節展現“新鮮感”。
首播后也很快就吸引了全網的目光,綜藝的吸睛程度可以說是不亞于此前的《五哈》,甚至《極限挑戰》。
而李乃文恰恰是在這種真人秀節目中展現了性格魅力。
比如破冰環節中,陳星旭被硬控對剛到的李乃文開口就是“叔叔好”,李乃文聽到差點一口鹽汽水嗆死自己,無奈俯身,被戳中年齡硬傷的心酸,立刻引發現場爆笑。
后續,陳星旭又被要求展示肌肉,毫無防備的李乃文順勢展示了一下自己的。
李乃文絲毫不尷尬,反而機靈反應,說“你摸摸我行不行?”,陳星旭一捏,李乃文立刻大叫,一個年過半百的沉穩男演員,就這樣在鏡頭下毫無包袱地大叫。
而他的這些舉動不僅沒有尷尬感,反而讓觀眾感受到真誠與親近。
綜藝節目上的他沒有包袱,常常自嘲,雖然幾乎斷網,但總是一本正經地接梗,無論是說要洗大家襪子的懲罰,還是在坐海盜船時因為害怕大喊“嚇死我了”,他都展現了自己個性里親切可愛的一面。
觀眾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位戲骨的天然喜劇感,作為綜藝新人,他的笨拙,反而令人驚喜。
除了綜藝的錄制,于和偉在參加劇宣時的表現也讓人意外。
比如在《凡人修仙傳》路演中,當觀眾起哄他跳“法修散打”舞時,他爽快地跳起來,不遮遮掩掩,也不羞澀拘謹。
主打一個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引得臺上臺下爆笑。
又比如拿別人的包飯撒,差點送給粉絲,被工作人員攔住時尷尬卻自然,這種真誠沖突本身就像一場不經意的演出。
這種跨界打破邊界的表現,讓以往那個長期在正劇配角中沉穩演繹的李乃文,獲得了觀眾對“人物本人”的興趣和好感——他不只是戲里的人物,更是戲外可親可笑的叔圈男神。
戲紅人不紅的過去擋不住個人魅力的出圈
李乃文出道多年,戲路豐富卻資源一般。
他出演過大量優質劇集,卻大多為配角。
例如他在《我們的日子》《雪迷宮》《北上》《南來北往》《前途無量》中表現都十分出彩,卻始終難以突破配角身份。
即使在央視作品中擔任男主角,也往往因題材的死板,很難大出圈。在表演這條路上,李乃文運氣一般,盡管演技飽滿、角色立體,討論度卻薄弱,人氣與長尾效應都很有限。
此前,他與于和偉被觀眾拿來比較。
兩人同屬中生代演技派,都以正劇配角起家,顏值風格相似,有許多“神同步”地方。
但于和偉資源明顯更強,常年出現在主流電視劇、廣告、采訪與頒獎典禮上,而李乃文則更低調,作品雖多為口碑型,但曝光平臺不足,時常淹沒在配角大潮中。
然而,號稱“戲紅人不紅”的李乃文,卻意外在綜藝圈卻現象級爆火。他真誠、直爽,沒有架子,開得起玩笑,也貪玩又常常爆梗,他的自然感和真誠讓許多年輕人覺得舒服。
他不顧形象,在節目里脫鞋,得利時耀武揚威,失利時分分鐘滑跪,為了贏,李乃文也會有不擇手段的時候,玩游戲無奈暴露,他也輸得起。
在老登越來越多,動不動就喜歡說教的大咖圈里,李乃文真的是一個例外。
當然綜藝熱度的加成,都是為了表演。
當資源不好,人氣和流量就是為資源加持的快速通道,
李乃文之所以能爆火綜藝圈,正是因為他用真實與活力在綜藝這個完全不設限的平臺上建立起新的個人形象。
這種跨圈表現,反過來又強化了他在演藝圈的潛力,使他將“戲紅”基礎上首次獲得“人紅”的正面反饋。
當然綜藝對演員而言,有加成也有局限。
很多本身很有實力的演員,會因為過度的綜藝曝光讓觀眾無法入戲。
但對于有些演員而言,僅有戲紅已不足以支撐人氣持續擴散——適當地打破角色與平臺邊界,釋放個人魅力,反而能讓演員的“名片”更立體、更有記憶點。
他在演技堅實的底盤上,玩綜藝敢搞抽象,不怕丟形象,恰好切中了大眾渴望“真實、好玩、可親”的心理。
這一回,戲紅多年的人終于“人紅”了。
李乃文給了一眾跨界演員一個鮮明反例,適度曝光,反而能讓你破圈得更廣。
當然這樣的前提是你夠真誠,夠親和,不然真人秀的360度鏡頭,只會暴露缺點,口碑翻車。
最后,你對近期熱度爆棚的李乃文有什么評價,如何看待他近期居高不下的熱度,在評論區參與討論,聊聊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