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沉寂大半年后,一部《南京照相館》再次點燃了觀眾的熱情。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一家照相館的老板為了保命替日軍沖洗照片,卻在底片上看到了日軍的累累罪行。電影完全靠口碑傳播,不少學校還號召家長帶孩子觀看,并寫觀后感。
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各異,一部分人靜默無言,另一部分人在座位上泣不成聲。電影沒有刻意煽情,而是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歷史的殘骸。歷史不應被遺忘,遺忘才是真正的屠殺。
與此同時,許多人還在期待另一部抗日電影《731》的上映,該片講述了日軍731細菌部隊的罪行。但由于種種原因,《731》屢次撤檔。網友對此爭論不休,激進派認為是因為揭露日軍罪行遭到抵制,溫和派則擔心暴力血腥鏡頭對孩子的影響。盡管撤檔原因不明,但731部隊的罪行鐵證如山。
731部隊打著防治疾病和凈化飲用水的幌子,實際上進行活體實驗、細菌研究,制作生化武器。這些畫面令人毛骨悚然,難以想象是什么樣的“人格”才能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事情。博主“一步學長”通過多個專題視頻詳細介紹了731部隊的歷史,包括凍傷實驗和細菌戰等,引起了廣泛關注。
731部隊的凍傷實驗是為了研究人體在極端低溫下的反應,提高日軍作戰能力。他們將實驗對象的手放入冰鹽水中逐步降溫,甚至降到零下70度,用木棍敲擊凍僵手指,直至無生理反應。為測量溫度,他們用刺刀頂著受害者的頭顱,要求全程張開五指。小孩不懂命令,會本能地攥緊拳頭,于是731部隊的“研究員”用鋼針從指尖扎入貫穿手掌,使小手無法攥緊,以便浸泡在冰鹽水中。這些實驗產生了觸目驚心的數據,如人手接近零下20攝氏度時,七分鐘左右知覺麻痹、凍結,手指可被輕松掰斷;解凍水溫超過35攝氏度,皮膚全部脫落;超過50攝氏度,皮膚和肌肉都脫落,露出白骨。
為了合理化暴行,他們將中國人稱為“馬魯達”,即“實驗材料”的意思,并設置編號,將活生生的人降格為可隨意處置的物品,消除施暴者的負罪感。這種代稱滲透到日常交流、書信和報告中,掩蓋罪行。他們不斷給青少年灌輸“原木”就是用來消耗的觀念,最終將“少年兵”培養成對活體實驗麻木的執行者。
731部隊的細菌戰是對整個民族的種族滅絕式虐殺。他們在實驗室培育鼠疫、炭疽、霍亂等致命病菌,不僅用活人進行感染實驗,還將病菌投放到城鎮和村莊。1940年浙江上空出現日軍飛機投下的“救濟糧”,實際上是摻入致命細菌的大米、白面,幾天后搶糧的百姓一個個全身紅腫潰爛,痛苦不堪。最惡毒的殺戮莫過于此,以“生”為誘餌,讓無數中國同胞主動走向死亡。1943年山東魯西暴雨成災,日軍趁機掘開河堤,洪水裹挾著霍亂病菌席卷中國大地,導致大量無辜生命慘死。
正義不會缺席。王選是一位鐵骨錚錚的中國女人,她散盡家財,以個人名義與日本打了42場國際官司,最終逼迫日本法庭承認731部隊對中國實施細菌戰的事實。這一切抗爭源于她在崇山村發現許多老人患有奇怪的“爛腳病”,后來得知是日軍撒下的鼠疫跳蚤所致。王選辭去高薪工作,放棄留學計劃,自掏腰包帶受害者赴日起訴日本政府。盡管遭遇百般刁難,但她堅持不懈,最終推動中國醫生攻克炭疽爛腳病,幫助20位老人免費得到救治。她還找到當年731部隊的日本老兵,讓他們跪在受難者紀念碑前磕頭懺悔。
記住731部隊的罪行不是為了煽動仇恨,而是為了看清并記住那段被重重掩蓋的歷史。今天的和平和尊嚴建立在無數先輩的苦難和抗爭之上,包括那些無聲死去的同胞。如今的孩子能在陽光下奔跑,在教室里讀書,這已是珍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