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在今天的「世相訪談」中和我們對話的,是竇靖童。
28 歲的竇靖童。
可能有不少人跟我一樣,會下意識忽略時間在她身上走過的印記。
我們在采訪現場見到她,她坦白,自己面對鏡頭和提問仍然會緊張。訪談的鏡頭里,她的語氣和神態包裹著“少年氣”,但思考方式已經昭示著成長的痕跡。
她跟我們聊了聊“長大”這回事。
采訪竇靖童的緣由,是她主演了劇集《她的生存之道》。劇中,她出演的“劉鹽”經歷了艱苦的成長,也不斷面對與母親的分離和愛恨交織。
在劇集之外,竇靖童說,從懂事起,她就面對一個課題,“我是誰”。
那么,竇靖童是誰?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她輕盈,松弛,很酷。她身上常有一種模糊又浪漫的感覺,很像她自己唱的《Monday》,像一個“天氣很好,又不用趕路”的漫長午后。
但在這次的訪談里,竇靖童向我們描繪的自己,是另外一種我們不熟悉的形狀。
她說自己曾經是非常害怕沖突的人,容易緊繃,害怕對別人說“不”,會在意別人高不高興、喜不喜歡;做專輯《春游》時,她因為不安,把一首歌做出 10 個版本。
她也給自己劃定過一些邊界,“竇靖童是做音樂的”,“竇靖童是短頭發的”。待在邊界之內、抓住熟悉的標簽時,人會感到安全,但她試著走出來,拍戲,留長發,穿裙子,不把自己框住。
她是個仍在學著與世界相處的人。在描述劇中母女關系的時候,她說,長大是不再期待別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愛自己。她形容“長大”是幸福和失落都有,而“成長”,就是在落差之間尋找平衡。
她覺得 28 歲挺好,長大挺好,“長大版本”的自己也挺好。
她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水那般有流動性的人。
反正長大就是這樣,那就不如像水一樣,看地心引力會引我們流向何方。
以下是我們和竇靖童的對話全程。
撰稿:三花
責編:梁珂
設計:路遙
晚禱時刻
走投無路,不妨先大吃一頓,
然后發現,
我們就這樣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