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瓊瑤拉起眼前小女孩的手,歡喜的邀請她飾演影視劇中《婉君》中的“小婉君”,眼前的女孩在媽媽的鼓勵下,默默的點了點頭,正是這次的邀約讓瓊瑤劇《婉君》大火,“小婉君”也因此成了家喻戶曉的童星。
而眼前的小女孩名叫金銘,年僅9歲的她能把“小婉君”飾演的如此成功,不得不讓人敬佩,面對琳瑯滿目的鏡頭,她不會畏懼,更不會逃避,就像是把生活帶進了戲里,又像是把戲帶進了生活。特別是她抹眼淚,失聲痛哭的片段,激起了多少觀眾的憐憫心……..
可還在讀二年級就大紅大紫的金銘,接連拍了多部“瓊瑤劇”,部部都能堪稱經典,無論是《青青河邊草》中的小草,還是《梅花烙》中的白吟霜,都能讓人記憶猶新。本該在影視行業越走越遠的金銘,如今44歲的她卻無人問津,婚姻事業都失敗,難道真是“離了瓊瑤什么都不是”的魔咒嗎?
金銘出生于1980年11月,父親是北京燈泡廠的職工,母親是絹花廠的工人。雖然出生工薪家庭,但父母非常注重女兒的禮儀,從小就讓金銘學習禮義廉恥,吃飯不能說話、筷子不能插飯、女孩不能抖腿都成了金銘的背誦日常。
除了這些,金銘的家教也非常好,母親更想著把金銘培養出來,3歲練體操,5歲學表演,小小年紀的金銘面對如此注重禮儀的家庭,無法對母親說不,只能默默的承受、刻苦。6歲那年,金銘在東城區分司廳小學上學,也是在這一年,母親把她送到了中央電視臺銀河藝術團學習歌舞。
在藝術團期間,金銘白天學課本、晚上練歌舞,文化成績也未落下半點,一直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而歌舞的表演基礎功也越練越扎實。年紀雖小,但金銘立志要闖出一番名堂給父母看看,整整三年的時間,金銘日復一日,從未間斷過。
機會總是留給堅持的人,金銘命運也因瓊瑤影視劇《婉君》的選角而徹底改變。1989年9月,剛上四年級的金銘在中央電視臺銀河藝術團指導老師的推薦下,拉著母親王玲玲的手來到瓊瑤選角現場,參加面試的人員排起了長隊,而回來的人各個哭喪著的臉讓金銘看著心生畏懼,生怕瓊瑤是個非常嚴厲的阿姨,不斷使勁拉著母親的手要逃離這里。
好在,母親沒有放棄,一上午過去了,輪到金銘時,她只能硬著頭皮走進了面試棚。原來面試題目就是現場表演一場哭戲,怪不得那么多人哭喪著臉,有了多年的表演和歌舞經驗,金銘手到擒來,現場既沒有刻意的做作,也沒有因戲而哭的假意,更像是發自內心的痛哭,兩只眼睛清澈見底,順著臉頰留下的眼淚讓編導們恨不得上前安慰。
“就她了,她就是我要找的小婉君”隨著瓊瑤老師的敲定,9歲的金銘出演了第一部影視作品《婉君》,憑借著精致的五官和那對有神的雙眼,“小婉君”收獲一眾觀眾,而隨著《婉君》火遍大江南北,金銘成為當時極為著名的童星。

“小婉君”的大火,讓還在讀小學的金銘片約不斷,更是成了瓊瑤“御用童星”,先后參演了瓊瑤劇《雪珂》《望夫崖》《青青河邊草》《梅花烙》等等影視作品,她以溫婉清純、天真可愛的形象受到了觀眾的青睞。
而父親也因女兒的大火辭去了燈泡廠的工作,專門給女兒當起了保鏢、經紀人。雖然片約接踵而至,但注重老禮的家庭氛圍并沒有讓金銘在學習上退步,反而學習和演技兩不誤,連續幾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后來更是要約參加中央電視臺“六一”兒童晚會,正是在這次的“六一”兒童晚會,撒貝寧喊出了“非她不娶”的豪言壯語。
可歲月沒有饒過金銘,長大后金銘漸漸地沒了那股子童理童氣,精致的五官等比例放大,并沒有讓她成為觀眾眼中的小仙女,而金銘之后的選擇更是讓她徹底與表演無緣。
1999年,19歲的金銘沒了瓊瑤童星光環的庇護,演藝事業開始直線下滑,敏銳的金銘意識到演員成為了一條死胡同。在填寫志愿時,她非常有底氣的在志愿書上填上了3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專業,成績優秀的她在9月就順利被北京大學錄取。
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金銘雖有零星片約,但所參演的影視作品卻大不如從前,效益更是直轉而下。畢業后的金銘只能另尋出路,憑借著飾演瓊瑤劇的余溫和高學歷,進入中國煤礦文工團,正式成為一名職業演員。
而分配至煤礦文工團后,金銘在影視作品中的平平表現,她只能轉戰主持人和獨唱歌手,影視作品看似與她再無淵源,主持人才可能是她的正道,可令她沒想到的是,長偏的她并沒有受到觀眾的待見,她只能又開始進行配音。
短短十年時間,金銘先后在陜西衛視、東方衛視主持了《見招拆招》《辣媽學院》等節目,效果卻平平無奇,在2010年至2011年期間,金銘參演的《新包青天之七俠五義》《西部警官》《紫檀王》等影視作品讓這位曾經紅極一時的童星徹底對影視失去了希望。
從2012年開始,金銘開始將重心轉移到綜藝節目上,而這次她不選擇當主持,而是選擇當嘉賓,參加的《天聲王牌》《謝天謝地,你來啦》《轉身遇到TA》《完美邂逅》《仁醫胡佩蘭》《與冰共舞》等等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