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人民日報》文化版,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陳佩斯發表了題為《笑聲是穿越時代的力量》的署名文章。這位曾帶給億萬觀眾歡樂的老藝術家,以樸實真摯的筆觸,分享了他對喜劇藝術的深刻思考與時代感悟。
文章開篇,陳佩斯回憶了自己四十余年的從藝歷程。"從《吃面條》到《主角與配角》,每一個讓人捧腹的瞬間,背后都是對生活的細心觀察。"他特別提到,喜劇創作要扎根人民,"菜市場里的討價還價、胡同口的老街坊聊天,這些真實的市井百態,才是喜劇最肥沃的土壤"。這種"俯下身段"的創作態度,正是他藝術生命長青的秘訣。
在談到喜劇的社會價值時,陳佩斯寫道:"好的喜劇就像一面哈哈鏡,既讓人看見生活的荒誕,又照見人性的本真。"他以自己創作的環保題材小品為例,說明喜劇可以"用歡笑包裹嚴肅議題",讓觀眾在開懷中思考。這種"笑著流淚"的藝術效果,恰恰體現了喜劇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文章特別強調了傳統藝術的當代轉換。陳佩斯詳細記述了如何將戲曲中的丑角表演與現代話劇融合,創作出《戲臺》這樣的佳作。"傳統不是擺在博物館里的古董,而是流動在血管里的血液。"他呼吁年輕戲劇人要"吃透傳統再創新",而不是簡單地貼標簽。
在結尾處,這位68歲的藝術家動情地寫道:"每當謝幕時看到觀眾眼角的淚光,我就知道,笑聲真的可以穿越時代,溫暖人心。"這句話不僅是一位老藝術家的心聲,更是對文藝工作者的深刻啟迪:真正的好作品,永遠與人民同笑同淚,與時代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