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微綜藝《我愛我很棒旅行日記》日前收官。作為今夏最與眾不同的一檔多人旅行Vlog,該節目以“旅行日記”的形式聚焦余秀華、完顏慧德、蘇敏、鄧靜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經歷的女性嘉賓,憑借真實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愛。
有爭議性,也有反差
以明星為嘉賓的旅行類綜藝屢見不鮮,而《我愛我很棒旅行日記》引發關注,與其“非常規”嘉賓所帶有的爭議性、復雜性有很大關系。四位女性因為一場旅行而相聚,其中既有詩人余秀華,也有因別具特色的直播風格走紅網絡的完顏慧德,還有“50歲自駕游阿姨”蘇敏以及生下二胎后確診癌癥晚期的媽媽鄧靜。在這場旅行開始之前,她們棱角分明,或多或少都懷揣著各自的心事。《我愛我很棒旅行日記》打破了這層玻璃罩,讓四位女性帶著自己的故事與閱歷,成為旅行中的同行人,開啟一趟未知的旅程。
設置余秀華和完顏慧德兩位嘉賓的互動,對節目組來說充滿挑戰性。“當兩只刺猬嘗試擁抱”,《我愛我很棒旅行日記》節目組如此描述完顏慧德和余秀華的相遇。究其原因,源于兩人的反差太過強烈。
詩人余秀華因直率又大膽的表達受到關注,完顏慧德則憑借獨特的口音、有反差感的形象和發言,受到網友的關注。節目中,兩人在餐廳用餐期間相遇,“北大尋師”未果的完顏慧德坐在餐桌前,舉起手機拍攝窗外的風景,隨后又將鏡頭轉向對面的余秀華,并讓她即興作詩。面對這種行為,余秀華明顯感到不悅,犀利反問對方為什么不戀愛、不結婚,而完顏慧德也表示不愿回答。兩人的“梁子”由此結下。隨著節目播出,兩人相處逐漸深入,因個性不同而引發的暫時性情緒碰撞轉化為一種對彼此的關切和寬慰。當完顏慧德面對網友的玩笑和誤解時,余秀華在線開導“網友開玩笑未必是善意,但也沒有惡意”“一句話是多義不是單義的,往好的方向想”“你不要害怕外界的聲音,你獨特的口音在我看來很可愛”。
節目的整體內容設計相對日常,基本就是旅行、吃飯、聊天、完成愿望等。但這樣普通的行程,卻能制造出如此強烈的節目效果,一方面原因是選角巧妙,另一方面恰恰是普通的環節設計為嘉賓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日常瑣碎的會面、交談、爭執,為節目增添了真實感和自然感。就像完顏慧德離家臨行前,絮絮叨叨地收拾會壞掉的蔬菜,一遍遍提醒自己關水關電,備齊水杯、雨傘,還不忘最后給盆栽澆一遍水。
微綜藝的新嘗試
微綜藝《我愛我很棒旅行日記》每集15分鐘左右的時長,能夠很好地滿足觀眾的觀看習慣,節目不會因為過于冗長使人失去觀看欲望,也不會因為內容過少而顯得空洞無物。
旅行、女性群像是這個節目的關鍵詞。穿過日常化的鏡頭,觀眾看到的是普通女性內心波瀾起伏的情感和最真實的狀態。節目中的女性困境都以不同方式呈現在千萬人身上,哪怕經歷了大半生的迷茫與痛苦,人生還是沒能迎來真正的出口,心中那團火焰卻始終不曾熄滅。深夜閑聊中,余秀華在談及童年創傷時說,“愛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本能”;在綻放的煙花下,余秀華為鄧靜寫下“火焰一直在升騰,灰燼也是”。四位嘉賓用各自的方式處理著生活中遭遇的種種難題與困惑,不僅展現了她們各自的魅力和風采,更為觀眾提供了發自內心地接納自己、愛自己的范例。
近兩年,類似《我愛我很棒旅行日記》的微綜藝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觀眾視野中。相較于傳統的綜藝節目,“微綜藝”不拘泥于形式,制作成本低,使得其具有體量輕、觀眾收看時間和場合靈活等優點,符合觀眾的碎片化觀看習慣。多家短視頻平臺與專業團隊合作,打造了一大批高質量的自制微綜藝,如《每個我》《岳努力越幸運》等。
從內容來看,微綜藝更注重垂直細分,在小題材中尋找價值共鳴,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內容。例如,微綜藝《每個我》意在展現原生創作達人創作背后不為人知的一面,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岳努力越幸運》以美食社交為主題,使用短視頻、中視頻加直播的組合播出形態,便于受眾隨時收看;《歸零》每期只圍繞張藝興當天做的某一件事展開敘事,以碎片化的呈現方式展現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節目形式和模式,簡單而又不失趣味,越來越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