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綜藝作為綜藝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吸引了大量觀眾。然而,隨著真人秀節目數量的激增,一些節目為了追求收視率和話題度,逐漸偏離了“真實”這一核心價值,導致觀眾對此類節目的信任度下降。隨著《歌手2024》《燦爛的花園》《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等節目的熱播,真人秀綜藝正在回歸“真實”的價值訴求,重新贏得觀眾的信任。
真人秀綜藝的初心
真人秀節目起源于20世紀末,最初以記錄真實生活、展現人物真實情感的特點受到大眾矚目。早期的真人秀節目,強調的是參與者在特定環境下的真實反應和互動。節目制作者通過24小時不間斷的攝像記錄,捕捉參與者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變化,力求展現一個未經修飾的真實世界。這種真實性的追求,使得真人秀節目迅速在熒屏收獲大批觀眾。大家被節目中的真情實感所吸引,對參與者的故事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情感投入。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真人秀節目開始過度依賴劇本、剪輯和特效,使得其真實性受到質疑。比如有的節目為了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和炒作話題,開始編寫“劇本”,引導參與者按照既定的情節發展行動。這種做法背離了真人秀綜藝的初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節目更加具有戲劇性和娛樂度;但久而久之,觀眾不得不對其真實性產生質疑,因而影響了節目效果。此外,有些節目制作者還通過特殊的剪輯手段和特效技術,對原始素材進行加工和包裝,以此激發觀眾的情緒。這些外加的技術手段,無疑會導致節目內容失真、失信。
真人秀綜藝的“真實”,不僅是指節目中事件真實的發生,更包括人物情感的真實表達、互動的真實性、節目內容對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等等。可以說,真實性是真人秀綜藝吸引觀眾、建立信任和傳遞正能量的基礎,是節目的立身之本。但隨著多年的高速發展,不少真人秀綜藝從一開始對真實生活的強調,到逐漸依賴劇本和剪輯,走向“一切為了流量”的極端。如今,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尋求回歸“真實”的初心。
《歌手2024》用直播引爆話題
闊別四年、重回觀眾視野的《歌手2024》,突然在近期火爆全網,其本質原因正在于回歸真人秀綜藝秉持“真實”的初心。作為一檔音樂競技類節目,《歌手2024》首次采用直播的模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現場的原始氛圍和歌手的即時表現,讓屏幕前的觀眾可以實時感受歌手的演唱狀態和情感表達,并隨時進行留言互動。節目中歌手們的現場演唱沒有經過任何修音,以最原始的狀態呈現,這意味著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將被放大,被觀眾捕捉到。與之前通過修音等手段制造的“完美”演出相比,《歌手2024》的“直播”真正讓舞臺演出回到純粹的自然狀態。

現場直播意味著屏幕前的觀眾和歌手們一樣,沒有誰能提前知道比賽的結果,因此也就不存在此前一些競技類綜藝提前“泄題”的可能。這一方面增加了比賽的懸念,讓節目更加有觀賞性;另一方面,觀眾通過實時預測、競猜、評論等,也讓他們更加有參與感。正如《歌手2024》節目監制洪嘯在該節目的發布會現場所言,“直播可以增強很多互動性,比如全民預測,這個只有在直播的過程中才能實現。以前會苦惱錄播后怎么不把比賽結果透露出去,想了很多辦法。現在不用想辦法了,因為現場的歌手和觀眾都是同一時間知道結果的。所有的觀眾都可以預測結果,只要猜對就會有獎。”
事實證明,《歌手2024》的直播模式讓這檔“老綜藝”煥發新機。首期節目播出后熱度“水漲船高”,每一期的相關話題都會霸占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單。觀眾通過彈幕、留言、評論等形式,不斷“開發”競技歌手相關話題、熱梗。這種互動參與獲得的體驗感,在某種程度上讓觀看《歌手2024》的所有觀眾組成了一個潛在的秘密群體——大家雖然只在網絡上“相遇”,但因為共同觀看了《歌手2024》,具有相同的觀看經驗,從而產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的話題,評價歌手的現場演唱、猜測襲榜歌手的人選,以及歌手們在鏡頭前的真實反應和趣事,甚至主持人在直播過程中不經意的“嘴瓢”……都讓觀眾獲得全新的體驗。
“真實感”是征服觀眾的利器
《歌手2024》將直播貫徹在每期節目中,成功用“真實感”征服觀眾,側面說明了當真人秀綜藝回歸“真實”的初心,它們將重新贏得觀眾的信任。無獨有偶,《花兒與少年·絲路季》作為去年評價最高的綜藝節目,也非一檔全新的綜藝,而是《花兒與少年》系列的第五季。雖說是“綜N代”,但隨著節目的播出,觀眾逐漸意識到該季的不同之處。由秦海璐、秦嵐、辛芷蕾、迪麗熱巴、趙昭儀、王安宇、胡先煦組成的嘉賓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組合在一起又極其和諧。幾位演員在橫跨亞歐大陸,游歷沙特阿拉伯、克羅地亞、冰島三個國家的過程中,展露出自然真實的個性,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可以說用“真情”打動了觀眾。
憑《狂飆》出圈的演員張頌文等參與的綜藝《燦爛的花園》同樣如此。這部號稱“沒有劇本、沒有行程、沒有目的”的“三無”真人秀綜藝,剛一播出就受到大家的歡迎。節目跟隨張頌文的視角,記錄了他在北京順義家中的生活日常,還特別邀請多位好友、藝人,到他的新家體驗生活。節目中隨時隨地的“大小演”、說走就走的“旅行”等,都讓觀眾看到了一檔與眾不同的綜藝。正如張頌文在節目中所言,“我的人生不是按劇本來的。如果你想記錄我的生活狀態的話,你們不要給我做編劇,我自己做我的編劇就好了”。這種不追求強沖突、游戲感和競技感的特質,讓該節目流露出了一股少見的煙火氣,反而切中網友們對“向往的生活”的期待。大家紛紛留言表示,自己被節目中的生活氣息深深治愈。
以上這些作品的成功無不提醒我們,真人秀綜藝要想重塑觀眾的信任與節目的價值,必須減少“劇本”化,回歸“真實”的初心,允許嘉賓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發揮,展現真實的自我。許多人認為,過度追求“真實”的真人秀綜藝會面臨相應的商業壓力,比如廣告收入和收視率。然而,《歌手2024》《燦爛的花園》《花兒與少年·絲路季》這些節目流量與口碑的雙豐收,為回歸“真實”初心的真人秀綜藝扳回一局,證明了真實的價值和力量。真人秀綜藝想要持續受到歡迎,必須重新尋回“真實”這一內核,重塑觀眾的信任,從而在競爭激烈的文娛市場中站穩腳跟。(劉鵬波)
原標題:真人秀綜藝如何重新贏得觀眾的信任——以《歌手2024》《燦爛的花園》等節目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