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探索體驗類真人秀《青春環游記》第五季近日播出。這檔綜藝的第二季,曾引發大量觀眾關注,賈玲、周深、范丞丞等一眾“金字招牌”嘉賓的加盟,輕松好笑的節目氛圍,讓這檔綜藝一度成為觀眾們的下飯綜藝,被稱為戶外版“王牌對王牌”,而第五季的《青春環游記》沒有了賈玲等往季嘉賓,其質量又如何呢?
記 者 張向陽
實習生 左家瑞 濟南報道
內容很刻意
首期節目播出后,《青春環游記》第五季給人的直觀感受是不好笑,很刻意。節目的第一個環節是嘉賓們圍坐在房間內挨個兒給朋友或家人打電話,讓對方說出自己的優點,觀眾本期望看到熟人眼中真實的嘉賓形象,產生意料之外的喜劇效果,然而通話過程卻充滿刻意與劇本化的套路,節目效果不佳。
接著,節目轉場至“不好好吃飯”環節,這一環節在往季節目中也有呈現,是笑點擔當和營造節目效果的重頭戲。然而好的環節也需要節目組的用心設計和能接住梗的嘉賓,在本季節目中,“不好好吃飯”環節充滿令人尷尬的氣氛。在這一環節中,嘉賓們需要回答導演組展示的圖片中物品的名字,然而節目組準備的道具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楊迪需要回答出的物品竟然只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椅子,他不禁直呼“太無趣了”;而蔡卓妍、劉憲華表現得像沒有生活常識的小白,用“不接地氣”的人設來娛樂觀眾,試圖營造反差感的節目效果,這種略顯降智的節目設計很多觀眾并不買賬。原本是節目高光時刻的環節,如今卻劇本痕跡嚴重,節目組忽視了觀眾的辨別能力,這種低趣味的娛樂效果并不能滿足觀眾需求。
被觀眾詬病的還有生硬的廣告植入,在吃飯環節,嘉賓們的賣力表現并沒有換到多少菜品,節目組設計了讓嘉賓喝牛奶,然后猜哪一杯是冠名商牛奶,這種讓人反感的硬廣植入嚴重影響了觀眾的觀看體驗,對于品牌的宣傳也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綜N代”危機
本季節目讓觀眾失望的原因,除了老套尷尬的節目效果,還有往季節目常駐嘉賓的流失。自帶綜藝感的賈玲一度是節目的核心人物,曾給《青春環游記》帶來短暫榮光。節目第一季由王凱、吳謹言、范丞丞領銜,評分只有5.3分,口碑并不算太好,第二季賈玲加盟后,憑借其出色的控場能力,幽默好笑的個人風格與天生的綜藝感,與周深、范丞丞等嘉賓完美配合,節目質量直線上升,評分也被拉升至7.4分。隨著后續節目中賈玲以及周深、范丞丞等常駐嘉賓的退出,《青春環游記》收視率逐漸下滑,口碑不敵往日,再次陷入低迷狀態。第五季節目官宣的常駐嘉賓陣容有蔡卓妍、楊迪、劉憲華、徐明浩、黃子弘凡,與往季嘉賓陣容相比,第五季多了許多新鮮面孔,陣容也十分強大。然而節目首播后,觀眾的反饋卻遠遠不如預期,嘉賓之間并沒有碰撞出預期的火花。
《青春環游記》行至第五季,似乎不可避免地開始走下坡路。在觀眾審美需求不斷提升,綜藝賽道不斷迭代更新的當下,《青春環游記》想要再現往日榮光,需要進行由表及里的反思與創新。節目組應該真正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了解觀眾的真實期待與需求,制作出真正符合觀眾口味的節目;在節目環節的設計方面,應該注意游戲環節的創意性和趣味性,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嘉賓制造節目效果和笑點,要呈現出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另外,節目嘉賓的選擇也是重中之重,好的節目環節需要能接得住梗的嘉賓配合,流量明星固然好,但只有流量沒有效果并不能受到觀眾青睞,嘉賓之間能否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與節目效果相輔相成。作為曾經通過節目創新逆風翻盤、贏得觀眾喜愛的口碑綜藝,《青春環游記》現在正面臨著“綜N代”的疲軟危機,如何讓這一節目IP重煥新生,是節目組亟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