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劇里,除了刀劍,蘿卜似乎是大俠們的最愛。
《慶余年》里,小范閑跟著五竹學切蘿卜練武功,還偷吃蘿卜絲。北齊圣女海棠朵朵逛街也不忘啃蘿卜。
(上)范閑看五竹切蘿卜(下)海棠朵朵大街啃蘿卜|圖源:電視劇《慶余年》截圖
《陳情令》里,魏無羨帶著溫氏的族人來到夷陵開荒拓土,靠種蘿卜、賣蘿卜謀生,還把阿苑當蘿卜種。
魏無羨賣蘿卜|圖源:電視劇《陳情令》截圖
《蓮花樓》的劍神李相夷,出走半生,靠種蘿卜完成心態(tài)轉(zhuǎn)變,成了瀟灑的神醫(yī)李蓮花。
李相夷回顧種蘿卜|圖源:電視劇《蓮花樓》截圖
為什么古裝劇里大俠們沒事都在搗鼓蘿卜?
蘿卜,古裝劇的穩(wěn)妥之選
首先,從劇組的道具準備來看,蘿卜是古裝劇組最穩(wěn)妥的食物類道具選擇。
仔細看發(fā)現(xiàn),上述大俠們身邊的都是白蘿卜,又稱大型蘿卜或中國蘿卜,是原產(chǎn)于我國及其他東亞地區(qū)的蘿卜品種,栽培歷史可以追溯至周代。
周代成書的《詩經(jīng)·小雅·信南山》中記載:;中田有廬,疆埸(音易)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該詩中的;廬;指的是蘆菔,也就是今天的蘿卜,意思是田里長著蘿卜,地頭種著瓜果。把它們整修、腌漬加工,然后敬獻給祖先。后來,宋、元兩代的著作中又逐漸出現(xiàn)綠色和紅色等多種蘿卜的記載。
悠久的種植歷史讓人們積累起豐富的蘿卜種植經(jīng)驗,也讓蘿卜成為古代最常見的蔬菜之一。
古人常用蘿卜做菜|電影《捉妖記》截圖
宋代蘇頌的《圖經(jīng)》中說道:;萊菔南北通有,北土尤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萊菔天下通有之;。這里的萊菔,即指蘿卜。
也就是說,無論古裝劇的背景設定在周代及之后的哪個朝代,主角身邊出現(xiàn)蘿卜都是符合歷史的。因此,當古裝劇組要選擇食物道具時,蘿卜成了不會出錯的選擇。
由于蘿卜遍布尋常百姓家,吃蘿卜也成了古代文人騷客安貧樂道的生活方式之一。據(jù)宋代曾慥《高齋漫錄》記載,蘇東坡就曾與好友錢勰炫耀,;某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說自己和弟弟在準備科考時,以鹽、蘿卜、白米飯構(gòu)成的;三白飯;為主食,并認為這個;三白飯;好吃到不相信世界上有其他美食。
與蘿卜為伴,同樣暗示著大俠們安貧樂道的精神內(nèi)核。在儋州的范閑穿著樸素,一心跟著五竹和費介學習,為之后進京打下基礎。李相夷種蘿卜十年,見識了普通人的生活,才有既俠義又充滿人情味的李蓮花。蘿卜的出現(xiàn)不僅代表俠客們;處江湖之遠;的生活環(huán)境和獨立不羈、逍遙隨性的自在精神,也暗示著在悠閑的田園生活中,大俠們正為人生理想積蓄力量。
李蓮花在受害女性墳前幫忙燒紙|圖源:《蓮花樓》截圖
如果是成名后的大俠,則可以借用接地氣的蘿卜形象,與大俠們的帥氣形象形成反差,豐富人物形象。《慶余年》海棠朵朵,在北齊太后面前端莊典雅,私下則挎著菜籃、大街上啃蘿卜,還喜歡在山林間生火做飯,如此反差感強、不按套路出牌的女性角色,在男性角色更豐富的男頻小說《慶余年》中就顯得十分突出。
反套路圣女海棠朵朵|圖源《慶余年》截圖
最后,蘿卜在中醫(yī)中有解毒的功效,讓武俠劇偏玄學設定里帶點科學因素。
飛檐走壁、奇門遁甲、內(nèi)功心法……武俠劇大多包含大量玄學元素,但又不像仙俠劇那樣完全脫離現(xiàn)實背景,架空建一個全新的世界,它們大多以古代中國為背景,劇情和設定也相對受現(xiàn)實限制。
而蘿卜剛好為武俠劇在玄幻和現(xiàn)實中搭起一座;橋梁;。在中醫(yī)古籍中,蘿卜不僅認為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在;解毒;方面也有作用。《本草綱目》記載,蘿卜;利關節(jié),養(yǎng)容顏,除五臟惡氣,制面毒,行風氣,去熱氣;。清代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蘿卜;生用亦可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解煤毒、茄子毒;;《嶺南藥錄》中也有關于胡蘿卜解毒功效的記載,稱;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消熱解毒;。
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蘿卜|圖源:《本草綱目》
《蓮花樓》里李蓮花身負重傷又中了毒性極強的;碧茶之毒;,還能悠閑自在再活十年,并成為一方名醫(yī)。《慶余年》里,范閑跟著費介,靠解剖尸體、不斷;中毒—解毒;學習醫(yī)術,不但沒受毒性損傷,還身體倍兒棒。
這種純靠主角光環(huán)的設定乍一聽有點玄學,一看吃的都是蘿卜,頓時覺得現(xiàn)實、接地氣、好解釋多了。
范閑解剖尸體后吃五竹特制水煮蘿卜絲|圖源:《慶余年》截圖
蘿卜,大俠行走江湖的必帶裝備
對于大俠本人來說,蘿卜價格低廉、飽腹感強,是最具性價比的食物。
無論出身高貴或苦寒,大俠們往往都致力于闖蕩江湖、替天行道,大多沒有盈利能力強的穩(wěn)定工作,劫富來的收入也要用于接濟窮人。因此,大俠們往往身上錢不多。蘿卜不僅價格低廉,剛好適合囊中羞澀的大俠們。
賣藝買糖葫蘆的衡山派弟子|圖源:電視劇《武林外傳》截圖
明代的馮夢龍撰寫的筆記小說集《古今笑史》收錄了一個段子,說宋代的大臣趙挺之曾跟身邊人炫耀,稱自己;每次幫人潤色文章,人家都要裝一大車的禮品相贈;。黃庭堅聽后大笑調(diào)侃對方;想俱是蘿卜瓜齏耳!;,說人家送給趙挺之的禮品都是蘿卜蔬菜等便宜貨。趙挺之自此對黃庭堅懷恨在心。這個段子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也確切說明蘿卜在古代價格低廉。
再加上蘿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食用有強飽腹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俠客們餓著肚子行走江湖了。
另外,俠客們個個健步如飛、身強體壯,可能也離不開蘿卜的功勞。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冬補蘿卜賽人參;,現(xiàn)在營養(yǎng)學研究認為,蘿卜富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
白蘿卜營養(yǎng)成分表|圖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食品營養(yǎng)成分查詢平臺
蘿卜中的淀粉酶和糖化酶等多種消化酶能幫助消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芥子油和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不良和緩解胃脹。
蘿卜中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一定數(shù)量的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如鈣、磷、鐵等,可以幫助人體補充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蘿卜|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
最后,蘿卜不僅能吃,還能和俠客們的修煉打個配合。五竹教范閑武功,講究快準狠,讓范閑從小學切蘿卜絲,既練得手速飛快又流暢,又鍛煉了對手法精細程度的掌握。
圖源:電視劇《慶余年》截圖
兼具食用價值和使用價值,蘿卜不愧是大俠們行走江湖的必備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