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刷到這段脫口秀。
一位女 脫口秀演員,講述自己的身世經(jīng)歷。
微博上近五萬轉(zhuǎn)發(fā),一夜爆火。
![]()
演員:@一只小發(fā)福蝶
故事本身算得上悲劇,但演員卻講得十分爆笑。
比如她的出生是一場意外。
母親已經(jīng)帶環(huán)節(jié)育八年,誰知竟意外懷孕。
為了不被罰款,只能在證明欄里填上「醫(yī)療事故」四個大字。
「可能是我的命比較硬,起碼比醫(yī)生的技術(shù)要硬。我這么跟大家形容我出生的難度啊,就是每個人出生之前呢需要先在賽道上面跑贏其他幾億個競爭對手,而我連賽道都是自己挖的。村里面人還特別封建迷信,他們就說我是從石頭里面蹦出來的。我真的越長大越討厭這個說法,就顯得好像我爸對石頭做了什么。我終于明白了最硬的不是我的命……我就成了計劃生育的法外狂徒。」
![]()
緊接著,家里人還要將她送人。
被她換成如今的流行詞說法:「領(lǐng)養(yǎng)代替購買」「出閑置回血」。
誰知在那個重男輕女的社會隱則下,領(lǐng)養(yǎng)女孩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她沒有想到,她重男輕女,別人更重男輕女,就這條產(chǎn)業(yè)鏈根本沒有閉環(huán)。所以我在家閑置了大半年。」
![]()
但突然,命運轉(zhuǎn)機出現(xiàn)。
一對開奔馳的浙江富商夫妻有意領(lǐng)養(yǎng)。
這是她「離江浙滬獨女資產(chǎn)階級最近的一次」。
結(jié)果母親臨時反悔,她與好運擦肩而過。
如今觀眾才能聽到這段脫口秀。
![]()
魚叔感慨,真是頂級的地獄笑話。
第無數(shù)次印證了那句「喜劇的內(nèi)核是悲劇」。
評論區(qū)許多網(wǎng)友笑著笑著就哭了。
![]()
![]()
這讓魚叔想到終于上線的一部電影。
同樣用喜劇手法拍悲劇。
拿下去年意大利的年度票房冠軍。
剛大獲成功,就傳出Lady Gaga有意購買翻拍權(quán)將影片推向國際。
那就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還有明天
C’è ancora domani
![]()
![]()
這部片子最大的看點,就是用喜劇手法拍悲劇。
很多地獄場面,卻配上了輕快的音樂。
比如其中的一段家暴戲,就直接拍成了歌舞劇。
肢體沖突化作舞蹈。
連配樂歌詞,都是甜蜜的情歌。
「而你 我最甜蜜的愛」

顯然,這種手法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有人無法理解,表示根本笑不出來。
甚至懷疑這是在「洗白家暴」。
![]()
為什么要這么拍?
其實還得從導(dǎo)演說起。
該片導(dǎo)演、編劇、女主演,都是同一人:寶拉·柯特萊西。
![]()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名字。
但寶拉卻早已拿下意大利電影最高獎項大衛(wèi)獎影后頭銜。
作為演員,寶拉常以各種性感人妻形象示人,堪稱意大利「人妻」代表。
![]()
《還有明天》是她作為導(dǎo)演的處女作。
片中,她同樣飾演一位人妻迪莉婭。
但這位妻子的生活,卻完全不同以往。
簡直像活在恐怖片里。
清早剛醒,就被扇一耳光。
只因比丈夫起晚了一會兒。

丈夫有嚴重的暴力傾向。
一點小事不如意,便上手打人。
起床晚了、馬桶壞了、盤子摔了,哪怕不是迪莉婭的錯也會立刻動手。
![]()
婚姻如此,家庭也窒息。
公公癱瘓,需要照護。
但年老為人卻不尊。
不僅出口成臟,還對兒媳動手動腳。
![]()
兩個小兒子受父親和祖父熏陶,同樣頑劣不堪。
滿口臟話,自私自利。
![]()
只有一個女兒還算貼心。
但偏偏又看不起迪莉婭忍受一切的懦弱。
![]()
好在,還有工作。
迪莉婭做完家務(wù)就得急速出門,她打了好幾份工。
家庭護士、縫紉工、洗衣工,還要去商店組裝雨傘。
如此繁勞,在1946年的意大利仍然收入微薄。
因為那時,女人還不算人。
![]()
![]()
看到這肯定有人會疑問。
這么窒息,還是喜劇?
你別說,電影全片都貫穿著一種黑色幽默。

首先,是整部作品畫面都與配樂互相反諷。
雖然電影以迪莉婭窒息的生活為內(nèi)容,但畫風卻異樣得活潑。
就像開篇那般,家暴劇情配情歌。
還有迪莉婭半地下的家,陰暗潮濕氣味不佳,常有狗尿流到窗前。
配樂歌詞卻唱著「花園草地的香氣一起進來」。
反倒碰撞出奇奇怪怪的笑點。
![]()
![]()
其次,是各種地獄笑話。
像是片子里,迪莉婭的三個孩子同住一間房。
兩個兒子夢寐以求一個單獨的房間。
妹妹出嫁這樣的傷感時刻,兒子馬上接話:
「那她的床歸我了」
![]()
緊接著,爺爺也去世了。
大喪傳來,父親正哭嚎,兒子第一反應(yīng)卻是:
「爸爸,我們能得到爺爺?shù)姆块g嗎」
好一個大孝子。
![]()
加上雖是生活流,但故事節(jié)奏緊湊,還反轉(zhuǎn)不斷。
每個反轉(zhuǎn)也都出其不意,讓觀感更有趣。
就當觀眾以為迪莉婭生活無望,創(chuàng)作者卻一下給了她好幾個希望。
先是女兒足以跨階級的婚事。
![]()
再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大兵。
![]()
緊接著,是溫柔的初戀離開此地的邀請。
![]()
還有一封神秘的甜蜜來信。
![]()
似乎抓住任何一個機會,都足以擁有一個嶄新的明天。
但很快,迪莉婭又品出不對來。
本以為女兒嫁給經(jīng)濟條件好的家庭,就能過上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
![]()
但誰知,婚禮還沒辦,女婿就變了臉。
倒不是說斯文小伙也變成了家暴狂魔。
事實上,女婿仍然愛得狂熱。
![]()
但越是狂熱,占有欲就越強。
還沒結(jié)婚呢,就禁止女兒化妝。
也不許她婚后工作,只能成為男人的私有物藏在家中。
一切舉止,都像家暴丈夫當年的翻版。
![]()
![]()
迪莉婭細思極恐, 她終于求助了大兵。
卻不是為了逃離現(xiàn)狀。
而是竟然讓其炸掉女婿家的酒吧產(chǎn)業(yè),致其破產(chǎn)。
沒了財富,丈夫自然阻止婚事繼續(xù)。
![]()
![]()
女婿甚至也準備要回婚戒抵錢。
這個選項顯然去不到光明的未來。
![]()
家庭氛圍低落,丈夫找人撒氣。
迪莉婭的忍耐在女兒的質(zhì)問下終于到了極限。
她默默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
又在女兒的床頭留下一筆攢了好久的錢。
![]()
她換上新衣,涂上口紅,騙過丈夫,狂奔出門。
但奇怪的是,初戀自始至終都沒有等來迪莉婭。
她去了一個誰都想不到的地方。
![]()
![]()
其實,電影從開頭就隱隱埋藏下迪莉婭出逃的草灰蛇線。
借角色之口一遍遍的問:我該去哪里。
與電影的名字對應(yīng),還有明天,但明天在何處。
![]()
![]()
但與此同時,又用各種模糊的信息誤導(dǎo)觀眾。
仿佛迪莉婭的出逃,是答應(yīng)與初戀私奔。
![]()
可借由女兒的婚事,迪莉婭驚覺。
火坑與火坑之間,并無本質(zhì)上的不同。
無論身邊是哪個男人,她依舊沒有自由。
這個世道沒有給妻子坐下吃飯的自由。

沒有給女人隨意外出的自由。
![]()
沒有自在穿衣,涂抹口紅的自由。
![]()
甚至,沒有說話的自由。
![]()
![]()
可她想要的明天,有自由才有意義。
所以迪莉婭所赴之約,是意大利歷史上第一次允許女性投票的政治選舉。
當這個約會的真面目揭曉。
再看整個電影,瞬間感覺就不同了。
![]()
所有的細節(jié)和人物設(shè)置,瞬間有了符號性的代表意義。
那些看似是希望的方向,其實都必將破滅。
比如不管是初戀邀請,還是女兒的婚姻。
復(fù)刻陳舊的女性敘事,只會誕生更多的「迪莉婭 」。
![]()
![]()
樂于助人的美國大兵,也只是戰(zhàn)爭留下的殘骸。
遠離故土,有家不能歸, 同樣孱弱。
![]()
恰似入侵強權(quán)允諾的虛幻美好未來。
![]()
![]()
所謂的選擇,從頭到尾只有一個。
那封神秘來信,即是參與文件。
「還有明天」,在片中也在暗指投票日期。
![]()
參與歷史書寫,爭取權(quán)益再造新敘事才是創(chuàng)作者有意指出的自由所向。
就像投票現(xiàn)場,女性擦掉口紅。
卻不再是抹去自身顏色成為他人的私有物。
而是做出自主選擇,開口說話。

誠然,這只是第一步。
就像如今禁止對女性職場歧視的規(guī)定,仍然無法徹底改變根深蒂固的現(xiàn)狀。
![]()
![]()
但有了新的書寫,也自會帶來更多后來者。
勇氣可以傳遞, 正如迪莉婭的選票就是由一向質(zhì)疑母親的女兒送來。
![]()
而這種書寫,也恰如女性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
比如導(dǎo)演寶拉親手毀掉了以往作為演員被書寫的「人妻」模樣。
不再是錦衣華服美艷皮囊,而是破布衣衫疲憊 迷茫。
這是被凝視想象之外,擁有體認的女性才能完成的身體書寫。
![]()
將家暴場面歌舞劇化,也是女性創(chuàng)作者特有的溫柔化處理。
保留諷刺性的同時,也降低觀看者的共情傷害。
而不是將暴力場面當成消費女性創(chuàng)傷的奇觀手段。
這顯然是一種對女性傷痛表現(xiàn)手法新的正向示范。
![]()
而開頭的脫口秀也是如此。
將悲劇喜劇化,是一種對既定命運事實的抵抗。
命運時如洪流,泥沙俱下不可抵擋。
但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畫風由你決定。
只是在那之前,請不要停止訴說。
![]()
全文完。
助理編輯:白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