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數年耕耘,已然成為演藝之都一張亮眼的文化名片。昨天,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策劃亮點。圍繞“未來傳統·剎那新聲”的主題,本屆音樂節將深度探索古典音樂與現代創作、東方音樂語匯與西方藝術形式的對話融合,通過呈現風格多元、富有創新性的音樂作品與演出形式,豐富首都文化生活,展現北京開放、融合、創新的城市形象。
名家巨制接連亮相京城
把最高品質的音樂作品呈現給觀眾,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延續多年來的傳統,今年,音樂節的演出策劃持續廣邀名家名團。10月10日,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著名指揮家余隆將執棒中國愛樂樂團、聯袂新生代鋼琴家張昊辰在國家大劇院拉開音樂節的大幕。今年是中國愛樂樂團建團25周年,作為唯一一支兩次獲得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稱號的藝術團體,中國愛樂樂團將在10月24日由指揮家楊洋率領,攜手著名小提琴家吉爾·沙漢姆、女中音歌唱家伊爾迪科·科姆洛西與中央歌劇院合唱團,在保利劇院為音樂節閉幕。
一長串星光熠熠的名字將出現在今年的節目單上: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哈里·比克特、約翰·斯托高茲,鋼琴家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角野隼斗以及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英國協奏團、上海交響樂團等一線團體。音樂家們即將呈現的作品頗有誠意,比如,2025年正值肖斯塔科維奇逝世50周年,他的多部作品將在音樂節上奏響,向大師致敬。
歷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對歌劇單元的設計別具特色,這些年間,憑借超過60部中外歌劇的高水準呈現,北京國際音樂節成為中國歌劇藝術當之無愧的拓荒者和引領者。今年,兩部風格迥異、影響深遠的歌劇經典將進行跨越性的對話與回望。10月14日,亨德爾歌劇《里納爾多》音樂會版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世界頂尖的巴洛克樂團之一英國協奏團將用充滿本真主義風格的闡釋,展現亨德爾音樂及歌劇藝術“源頭”的瑰麗光芒;10月18日,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揮棒,比利時弗蘭德斯歌劇及芭蕾舞劇院制作、匯聚國際重磅主創班底的貝爾格歌劇《沃采克》將在保利劇院完成其中國首演。
今年是貝爾格誕辰140周年,也是歌劇《沃采克》首演100周年。《沃采克》是20世紀戲劇史上的一座革命性豐碑,改編自德國天才文學家與劇作家奧爾格·畢希納的殘本《沃伊采克》,它以底層小人物作為悲劇主人公,是對傳統歌劇題材的重大突破。“貝爾格采用無調性音樂和早期十二音技法,把音樂與人物心理、戲劇結構緊密結合,充滿張力。”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介紹道。
“中國概念”持續擴展視野
在以先鋒視野溝通世界的同時,作為立足北京與中國本土的音樂盛事,自2002年起,北京國際音樂節成為國內第一個明確提出“中國概念”的音樂機構。今年,“中國概念”繼續擴展,以杜韻、黃若、梁皓一為代表的優秀華人音樂家的新作將集中亮相。
10月12日,曾摘得普利策音樂獎、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榮譽的杜韻將攜音樂劇場《刻在森林的海》回歸。《刻在森林的海》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美國林肯藝術中心聯合委約,杜韻在前往云南基諾族聚居地進行深度探訪的基礎上,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何桂英緊密合作,把基諾族的古老歌謠與現代音樂劇場形式、美國OK MISS樂隊的現代編曲融合,“這意味著,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音樂將通過合作的形式走出國門。”鄒爽介紹。
10月20日,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音樂會上,青年作曲家黃若的新作《浮聲之城》將詮釋多元文化的碰撞交織。10月24日,梁皓一的作品《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選段將在閉幕音樂會上悠然回響,屆時,“北京烤鴨”這個獨特的美食意象將化作弓弦間濃郁的人間煙火和豐厚的文化韻味。
“票根經濟”激發城市活力
包括《浮聲之城》的觀演體驗在內,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與城市脈搏深度聯動,大力推出“音樂節+”多元消費場景。
據悉,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與各專業藝術院團、文化機構、演出場館及演藝公司等合作,助力音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打造“全民交響月”。火熱的“票根經濟”也將在音樂節期間激發消費活力,今年,音樂節將適時聯動熱門商圈、文旅場所、線下音樂消費場景、“北京禮物”商店,并與酒店合作推出打包套餐產品、為音樂節參演團體及觀演顧客提供住宿優惠;“跟著音樂去旅行”主題旅游將整合參與“票根經濟”的商戶、景區、平臺等優惠點位,形成“音樂節嗨玩地圖”,與旅行品牌平臺、優質旅行社聯合推出旅行路線和音樂節定制文旅產品;音樂節還將與中國網球公開賽跨界聯動進行票務合作,觀眾可通過購買套票一站式體驗活力音樂盛宴與高端網球賽事,享受雙重體驗。(北京日報記者 高倩)
北京國際音樂節數年耕耘,已然成為演藝之都一張亮眼的文化名片。昨天,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策劃亮點。圍繞“未來傳統·剎那新聲”的主題,本屆音樂節將深度探索古典音樂與現代創作、東方音樂語匯與西方藝術形式的對話融合,通過呈現風格多元、富有創新性的音樂作品與演出形式,豐富首都文化生活,展現北京開放、融合、創新的城市形象。
名家巨制接連亮相京城
把最高品質的音樂作品呈現給觀眾,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延續多年來的傳統,今年,音樂節的演出策劃持續廣邀名家名團。10月10日,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著名指揮家余隆將執棒中國愛樂樂團、聯袂新生代鋼琴家張昊辰在國家大劇院拉開音樂節的大幕。今年是中國愛樂樂團建團25周年,作為唯一一支兩次獲得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稱號的藝術團體,中國愛樂樂團將在10月24日由指揮家楊洋率領,攜手著名小提琴家吉爾·沙漢姆、女中音歌唱家伊爾迪科·科姆洛西與中央歌劇院合唱團,在保利劇院為音樂節閉幕。
一長串星光熠熠的名字將出現在今年的節目單上:指揮家夏爾·迪圖瓦、哈里·比克特、約翰·斯托高茲,鋼琴家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角野隼斗以及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拉赫瑪尼諾夫國際交響樂團、英國協奏團、上海交響樂團等一線團體。音樂家們即將呈現的作品頗有誠意,比如,2025年正值肖斯塔科維奇逝世50周年,他的多部作品將在音樂節上奏響,向大師致敬。
歷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對歌劇單元的設計別具特色,這些年間,憑借超過60部中外歌劇的高水準呈現,北京國際音樂節成為中國歌劇藝術當之無愧的拓荒者和引領者。今年,兩部風格迥異、影響深遠的歌劇經典將進行跨越性的對話與回望。10月14日,亨德爾歌劇《里納爾多》音樂會版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演,世界頂尖的巴洛克樂團之一英國協奏團將用充滿本真主義風格的闡釋,展現亨德爾音樂及歌劇藝術“源頭”的瑰麗光芒;10月18日,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揮棒,比利時弗蘭德斯歌劇及芭蕾舞劇院制作、匯聚國際重磅主創班底的貝爾格歌劇《沃采克》將在保利劇院完成其中國首演。
今年是貝爾格誕辰140周年,也是歌劇《沃采克》首演100周年。《沃采克》是20世紀戲劇史上的一座革命性豐碑,改編自德國天才文學家與劇作家奧爾格·畢希納的殘本《沃伊采克》,它以底層小人物作為悲劇主人公,是對傳統歌劇題材的重大突破。“貝爾格采用無調性音樂和早期十二音技法,把音樂與人物心理、戲劇結構緊密結合,充滿張力。”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介紹道。
“中國概念”持續擴展視野
在以先鋒視野溝通世界的同時,作為立足北京與中國本土的音樂盛事,自2002年起,北京國際音樂節成為國內第一個明確提出“中國概念”的音樂機構。今年,“中國概念”繼續擴展,以杜韻、黃若、梁皓一為代表的優秀華人音樂家的新作將集中亮相。
10月12日,曾摘得普利策音樂獎、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榮譽的杜韻將攜音樂劇場《刻在森林的海》回歸。《刻在森林的海》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美國林肯藝術中心聯合委約,杜韻在前往云南基諾族聚居地進行深度探訪的基礎上,與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何桂英緊密合作,把基諾族的古老歌謠與現代音樂劇場形式、美國OK MISS樂隊的現代編曲融合,“這意味著,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音樂將通過合作的形式走出國門。”鄒爽介紹。
10月20日,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音樂會上,青年作曲家黃若的新作《浮聲之城》將詮釋多元文化的碰撞交織。10月24日,梁皓一的作品《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選段將在閉幕音樂會上悠然回響,屆時,“北京烤鴨”這個獨特的美食意象將化作弓弦間濃郁的人間煙火和豐厚的文化韻味。
“票根經濟”激發城市活力
包括《浮聲之城》的觀演體驗在內,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與城市脈搏深度聯動,大力推出“音樂節+”多元消費場景。
據悉,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與各專業藝術院團、文化機構、演出場館及演藝公司等合作,助力音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打造“全民交響月”。火熱的“票根經濟”也將在音樂節期間激發消費活力,今年,音樂節將適時聯動熱門商圈、文旅場所、線下音樂消費場景、“北京禮物”商店,并與酒店合作推出打包套餐產品、為音樂節參演團體及觀演顧客提供住宿優惠;“跟著音樂去旅行”主題旅游將整合參與“票根經濟”的商戶、景區、平臺等優惠點位,形成“音樂節嗨玩地圖”,與旅行品牌平臺、優質旅行社聯合推出旅行路線和音樂節定制文旅產品;音樂節還將與中國網球公開賽跨界聯動進行票務合作,觀眾可通過購買套票一站式體驗活力音樂盛宴與高端網球賽事,享受雙重體驗。(北京日報記者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