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黃楊鈿甜的父親楊偉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聲明,否認女兒成人禮上佩戴的“230萬耳環”為真品,并澄清家庭不存在貪腐行為。然而,這份回應并未平息爭議。網友發現,楊偉在聲明前已連夜將名下生物科技公司變更為化妝品公司,并撤換法人代表。
該事件始于5月11日,黃楊鈿甜在深圳某中學成人禮上佩戴的祖母綠耳環被指疑似英國奢侈品牌GRAFF的經典款,售價約230萬元。面對質疑,她解釋說耳環是媽媽的,但這一解釋反而引發了對家庭財富來源的進一步深挖。
有網友對比發現,黃楊鈿甜的母親曾佩戴價值50萬的梵克雅寶項鏈和40萬卡地亞手鐲,家庭住址位于深圳某高檔別墅區。這些消費記錄與楊偉的履歷形成強烈反差:楊偉曾在2015-2017年任職于四川雅安市經合外事局,2017年辭職經商。根據公務員薪資水平推算,其家庭合法收入難以支撐此類奢侈品消費。
網友追溯黃楊鈿甜家族商業版圖時發現多重疑點。2013年雅安地震后,楊偉負責災后重建對外招標工作;2014年其家族注冊成立首家公司,初始注冊資本500萬元,法人代表先是黃楊鈿甜舅舅,后變更為母親,2017年楊偉辭職后接手法人。2020年疫情期間,黃楊鈿甜的母親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被質疑借防疫物資牟利。此次風波中,該公司突然更名并轉換經營范圍至化妝品領域,法人代表再度變更。
黃楊鈿甜的舅舅曾因走私證件被判刑5年,其經營的移民咨詢公司與楊偉任職期間的招商引資業務存在關聯性。5月16日,雅安市經合外事局證實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盡管官方聲明強調“楊偉辭職8年,家庭收入與公職無關”,但公眾焦點集中于其任職期間是否利用職權為家族企業牟利。
網友列舉了兩大核心質疑:公職人員在職期間通過親屬代持公司是否違規?災后重建、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期的商業行為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目前,社交平臺出現大量向紀委舉報的教程貼,部分網友將其家庭與“曲婉婷案”類比,稱其為“內娛北極鯰魚”。
黃楊鈿甜的演藝之路也受到重新審視。2017年《楚喬傳》中“小楚喬”原定演員為葛莉莎,因檔期問題由黃楊鈿甜接替。但網友指出,黃楊鈿甜是在劇組殺青半年后補拍,質疑其“空降”背后有資本運作。2025年4月,黃楊鈿甜同時獲得中戲表演專業第二名、北電第六名,被部分考生家長質疑“家庭背景影響公平性”。其主演的《楚喬傳2》原定暑期播出,現因輿情發酵,資方正考慮換人補拍。
這場由一對耳環引發的輿論風暴暴露出公眾對“特權階層”的深度焦慮。當18歲少女的成人禮撞上全民監督的放大鏡,娛樂圈光鮮背后的權力游戲正在接受最嚴苛的審視。截至5月17日,黃楊鈿甜微博粉絲量已下跌12%,其代言的三個品牌悄悄撤下宣傳物料。嘉行傳媒雖發布律師函,但聲明中“愿意接受合理監督”的措辭被解讀為變相承認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