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參加香港城市民歌創作比賽,以一手包辦作曲、填詞及主唱的一曲《歸途》嶄露頭角;在粵語流行曲鼎盛時期,她演唱的《初戀》《感情的段落》《風箏》《雨夜鋼琴》《偶遇》《你的眼神》等,以細膩的筆觸與感性的聲線開辟出港樂獨特的疆域,與同期走紅的女歌手梅艷芳、林憶蓮、陳慧嫻、葉蒨文葉相比,她是少有的能夠同時擁有詞曲創作能力的女歌手;在八十年代末,她選擇低調轉向幕后工作,為歌手梁詠琪、吳倩蓮等擔任唱片監制,而出于她手筆的歌曲亦被譚詠麟、林憶蓮、周慧敏、陳慧嫻、楊采妮等歌手選用,收入他們的大碟之中;多年來,她家喻戶曉的歌曲數不勝數,被新生代歌手曾比特、回春丹樂隊等翻唱的《初戀》,在年輕人中引起熱烈反響……她,是港樂黃金時代的“少女心事代言人”,也是有香港“唱作才女”之稱的歌手林志美。
“愛戀沒經驗,今天初發現,遙遙共他見一面,那份快樂太新鮮。我一夜失眠,影子心里現,問為何共他見一面,美麗印象似初戀……”唱著旋律輕快、味道酸甜的一曲《初戀》,林志美走入了南都娛樂的鏡頭。并不是當年那個清純懵懂的少女的她,而是眼下帶著成熟韻味,衣著妝容依然“很港風”的她,一首舒舒服服、平平凡凡的小情歌《初戀》,隔了那么多年后再唱還是別有一番味道。
這天的采訪拍攝時間充裕,陽光順著酒店的落地窗傾瀉而入,林志美舒服地倚坐在窗前的沙發上,任由攝影師捕捉她不同的側面和身影。興之所至,她為我們清唱了好幾首她當年走紅的情歌,也細細回憶了那些她走過的日子。那個讓人迷戀的80年代回不去了,但林志美在那個時代留下了她美妙的歌聲。這些年她仍活躍于不同的媒體及音樂活動,與年輕歌手擦出火花,也致力于培養樂壇新人。音樂就像星光,可以換一種方式繼續照亮夜空。
1
《初戀》《偶遇》《你的眼神》,
港樂黃金時代的回響
與林志美聊天,打開話匣子的一定是她的《初戀》。歌曲原作于1983年由日本歌手村下孝藏演唱,在日本風靡一時。一年后,由林志美演繹的粵語版本在港樂圈掀起一片熱烈的反響。在1996年上映的經典港片《食神》中,這首歌被莫文蔚翻唱,與周星馳街頭尋找初戀的鏡頭一起永遠地定格在影像中。時隔四十年,這首清新甜蜜的小情歌依然不斷鳳凰涅盤般重生,2022年,現象級音綜《聲生不息·港樂季》中曾比特顛覆性改編《初戀》,成為節目誕生的首支金曲;回春丹樂隊在草莓音樂節演繹的《初戀》Indie Rock版本登上網易云飆升榜首位。《初戀》被新生代歌手們不斷翻唱,在不同的舞臺上打動著年輕的樂迷們。
“好開心,亦都證明一首好的歌,它是經得起時間考驗。除了回春丹、曾比特的翻唱之外,其實一直都有朋友告訴我:‘你那首《初戀》被好多人翻唱啊’。不同的階段,我都有聽過不同的版本,我最開心是大家仍然好喜歡我這個版本。一首好的歌,它可以一直長青,吸引更多年輕人喜歡它,即使他們在編曲上有不同的曲風。可能‘初戀’這個題材比較容易有共鳴感,每個年代,年青人都會經歷初戀的感覺。”林志美說。
翻看內地音樂平臺,許多歌迷在她的歌曲下留言:“難以想象,這樣的曲風,過了30多年聽起來都是如此清新自然”,“這樣的歌才叫粵語經典”。對于年輕樂迷聽到她的歌如“挖到寶”般的欣喜心情,也有人把她的歌寫進網絡小說,成為一種情緒背景,林志美一點也不詫異。
“因為人都是充滿幻想空間的,你看一份歌詞,聽一首歌,浮現的畫面都不一樣,這里面就有很多創意。那個年代的粵語歌歌詞,你覺得它好似淡淡然或者很樸實,其實歌詞里面的功力很深厚,詞作者能夠寫出一個意境,層遞漸進地引領你進入一個思考的空間,一個意境的空間,是很有功力的。”
除了《初戀》,林志美還有很多爆款作品,都是由香港樂壇有“詞匠”之稱的鄭國江老師譜詞,但林志美遺憾沒有機會與鄭老師有一面之緣。“我那時沒什么機會見鄭國江老師。但我很奇怪,他很厲害,為什么他好像認識我似的?他好像很知道要寫什么歌詞是適合我的。我有幾首大熱歌都是他的手筆,譬如《你的眼神》《感情的段落》《偶遇》。”
“《偶遇》這首歌為我帶來了好多的獎項,在不同的電臺、電視臺舉辦的各大頒獎典禮的獎項,最開心就是拿了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歌曲’,這首歌對我來講是很特別的。另一首是出道時的《感情的段落》,這首歌是我尚未推出個人專輯時,它已經拿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接著便是《初戀》,它在這么長久的時間里,一直都有好多朋友鐘意,他們一路改編,到現在又忽然紅了。我覺得好幸運,當我作為一個新人一出道的時候,好多首歌就像為我量身訂做似的,它們超乎我的想象,成績是這樣好。”
說起80年代星光熠熠的香港樂壇,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林憶蓮……對于林志美這個名字,熟知的人未必有許多。但凡是熟悉林志美的內地歌迷,對粵語歌必定有著很深的情結。1983年到1989年,林志美推出了7張個人專輯,和當時的梅艷芳、林憶蓮、陳慧嫻、葉蒨文一樣,是當時最火的女歌手之一。歲月流轉,香港流行音樂伴隨影視、潮流的變化,也經歷著起起落落。在近年內地音綜、新生代歌手的助推中,港樂又重新獲得了如“初戀”般的能量。不少歌迷用“掘寶”似的方式,補全了對林志美所經歷過的那個港樂黃金時代的認知。
“近年,我有機會和一些2000年后出生的音樂人、歌手合作。他們會重彈我的歌,包括《初戀》。我最初有點擔心:哎呀,他們會不會不認識我的歌,或者覺得我的歌好悶?但原來大家合作之后覺得好開心,他們說:你的歌很好聽!演出的時候,你會見到好多年輕的樂迷,他們都會覺得我的歌好好聽,好喜歡。我的歌吸引了很多新的樂迷,在不同的階段,不停有新的樂迷出現。”林志美感慨道。
2
從風光無限的幕前,
到退居幕后享受創作的時光
不得不說,林志美是早期香港樂壇,十分罕見的能同時擁有演唱和詞曲創作能力的女歌手。在后來的香港樂壇,雖然商業上越來越成功,卻越來越少見兼具詞曲創作才華的歌手,尤其在女歌手層面。而林志美,這位與梅艷芳同年出生的香港流行樂女歌手,是許多樂迷心中的“純情少女”代表,她不僅擁有細膩柔美的嗓音,還擁有不凡的唱作才華。
林志美自小便熱愛音樂,求學時期已經與兩位男同學組成民歌組合Delta,先后在《工人歌唱大賽》及《Pop Folk歌唱大賽》獲得冠軍及亞軍獎項,隨即獲評委邀請演出,從此嶄露頭角,引起香港唱片界的關注。不少唱片公司紛紛游說林志美灌錄唱片,但當時林志美并沒應允。她說:“我們那時候都是業余性質,就開始了到處去演出,其實連車錢都虧了的,只是單純一顆心為了‘想唱’的興趣,不是想入行做歌星。我覺得單飛很沒義氣,都不是簽一隊組合,我就拒絕了他們。”
1981年,是林志美生命中的第一個轉折點。那年3月,林志美參加電臺主辦的“城市民歌公開創作比賽”,由她自己作曲、填詞的《歸途》成為優勝作品之一,林志美遂與其他優勝者一起灌錄《香港城市民歌》專輯。現在已很少人提及,當年的香港樂壇同樣受到臺灣現代民謠熱潮的影響,在八十年代初期,以“香港城市民歌”為風向標,民歌(民謠)在香港流行樂壇也曾泛起過一絲漣漪。
1982年8月,再度推出的《香港城市民歌Encore》集錦唱片中,雖然有多位民謠歌手,脫穎而出的卻是林志美,當中收錄她的歌曲《感情的段落》和《風箏》大獲好評,后者更是由她自己作曲填詞。而《感情的段落》在她當年還未推出個人大碟前成為第五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得獎歌曲之一。作為一位出道不久的新人,這位“小才女”的成績令業界大為驚訝。
林志美在1983年加盟香港新力唱片(Sony Music),以“一年一唱片”的速度推出多張個人專輯,《你的眼神》《偶遇》等抒情慢歌一炮而紅,樂迷一聽到這類細膩柔美、描摹少女心事的歌曲,就會聯想到林志美。
“我想,每個歌手的人生都不會無風無浪,都會有一些挫折。我當年是沒有心理準備入行的,我很鐘意我的工作,我很用心去做我的創作。最初父母很擔心,但是后來很快走紅,我唱的歌火了,父母整天在電視機前看到我……但是因為不認識人,沒有前輩教路,我只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去到一個很好的位置,但應該怎樣走得更高呢?那時候我沒有遇到好的經理人,自己單干做得很辛苦。后來,我停了一段時間,去嘗試一下幕后工作。”
林志美一直是唱抒情慢板的能手,后期的歌藝更是穩定自如。但八十年代末,她漸漸退居幕后,將她的才華更多發揮于她喜愛的作曲填詞上。期間她為多位一線歌手擔當歌曲創作,包括梁詠琪的《愛自己》、吳倩蓮的《愛得干脆》、譚詠麟的《Lonely Lonely》等,也為當時還年輕的梁詠琪、吳倩蓮、楊采妮擔任歌曲監制。
“那時候我為其他藝人寫歌比較多,梁詠琪小姐還是新人的時候,我就有機會幫她監制。有一段時間我是退下來,做一些幕后工作,我覺得也挺好。在不同的崗位像一個旁觀者,看回你自己做幕前的時候是怎樣的,對我日后也很有幫助。到現在我還是會退出來,看看我現在的位置應該做些什么,會比較認識自己。”面對個人事業的轉型,林志美不認為那是“退出樂壇”,而是以另一種姿態重塑自己。“如果那個階段,我仍不停地好忙好忙,我沒有自己的時間去思考,我反而會沒了內心那團火,我可能會好厭煩唱歌。但是我現在每次演出仍然發自內心地去演繹一首歌,很享受那首歌,這是不一樣的。”
3
翻開灣區音樂的新篇
“希望粵語歌能薪火相傳”
近年,林志美仍然活躍于不同的媒體及音樂活動,廣為人知的,是她在2022年擔任了TVB音樂比賽節目《中年好聲音》的嘉賓評判,2024年再度擔任《中年好聲音2》的助唱導師。去年,她參與錄制芒果音綜《聲生不息·大灣區季》,也為《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擔任表演嘉賓。
“我以評判或導師的身份,從選手們身上會回望自己走過來的一路。我是幸運的,在香港樂壇輝煌的年代,我可以參與其中,有自己的一些金曲。但是作為歌手我就未滿足,可能還有一些東西未發揮到。在我好喜愛的音樂這個旅程上面,我其實沒有放棄,我仍然在等機會,希望有一天,我會做得更好、有進步。”
作為樂壇前輩,某種程度上林志美已經擁有了可以驕傲的資本,但她沒有。“我還是在學習中,我向年輕人學習。其實我一直有聽新的歌,我覺得歌手是可以互相學習的。我們當年也在前輩們身上傳承了很多東西,一路聽很多前輩的歌,啟發出我們一些新的想法,新的元素加入創作,才會形成自己的風格。樂壇應該是百花齊放,不能沒有前輩們的啟迪,也不能沒有后面的年輕人,他們將前輩的方法轉化成很新鮮的事物。只有大家攜手努力,才可以創造更好的音樂。”
她期望與新一代歌手及樂手合作,擦出火花,也致力培養樂壇新人。粵語歌在林志美眼中,依然如18歲時初相遇那般美麗,或者現代人過于忙碌和焦慮,一門心思地奔向成功的終極目標時,很少留意路上經過的花園,也很少抬頭仰望星空,而音樂就像林志美心中的“花園”和“星空”。
“我覺得粵語是一種好特別的語言,粵語歌的唱法,本身就有一種好獨特的味道。很多優美的詩詞歌賦,粵語歌可以將它寫得好靚、唱得很好聽。但現代人生活節奏飛快,互聯網時代很多資訊泛濫,可能大家都已經好忙碌,沒有時間給你慢慢去欣賞一些東西,都是速食文化,一首歌三分鐘都嫌太悶太長,大家沒心機聽,只想聽一些節奏感重的歌。但我覺得無論怎樣都好,聽歌應該是陶冶性情、舒緩身心的,需要每個人去調節一下自己的生活,去品味一下不同的歌,這樣你聽歌才會覺得更享受一點。”
新一年,林志美在大灣區不同的內地城市游走,舉辦迷你粉絲見面會,上電臺節目訪問,也給歌迷們唱歌。有00后粉絲圍在電臺門口等她至深夜,只為說一句“好鐘意你的歌,快點開演唱會吧,你去哪里我們就在哪里支持你”。這些年輕粉絲給了她底氣和動力,讓她有了繼續往前走的追求,“現在大灣區,我們可以走的地方多了很多,有不同的城市可以有機會演出,我也希望可以到內地不同的城市演出。希望粵語歌能夠薪火相傳。”
采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
攝影:南都記者鐘銳鈞
視頻:南都記者 朱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