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武俠大師金庸,他的作品影響了無數人。
正如同書中寫的那樣,他在情感生活中同樣也經歷了不少坎坷和遺憾。
尤其是與妻子朱玫的婚姻,更是他人生中一道無法抹去的傷痕。
因為自己的婚內出軌,不僅導致與妻子的感情破裂,更是直接讓自己的長子在壓抑的家庭氛圍下選擇了輕生。
而朱玟面對著這個破碎的婚姻、沉重的喪子之痛,在離婚前強撐著精神讓金庸承諾絕不會與他人生下孩子。
為了保護子女安穩的生活,朱玟拼盡了全力……
一、初識與相愛
1956年,香港。
彼時的金庸,還不是后來名震香江的大俠,而只是一個在《大公報》工作的普通編輯。
他的本名并不叫金庸,這是他的筆名,他的名字叫查良鏞。
他離過一次婚,帶著些許落寞,卻依然對愛情抱有憧憬。
也是在這一年,金庸遇到了朱玫。
那時的朱玫年輕漂亮,從香港大學畢業后,成了一名充滿活力的記者。
她長得漂亮,氣質很好,在人群中特別打眼。
兩人第一次認識,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當時,這部小說正在連載,朱玫被其中精彩的劇情深深吸引,便寫信給金庸,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并希望能提前知道后續情節。
這封信讓兩人的關系意外變親近了。
金庸被朱玫的熱情和才華所打動,兩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往來。
從文學到藝術,從生活到理想,他們無所不談,心靈的契合讓他們迅速墜入愛河。
很快,金庸便向朱玫求婚。
雖然金庸比朱玫大11歲,還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但朱玫并沒有因此猶豫。
她欣賞金庸的才華,也相信他的人品,她義無反顧地嫁給了這個當時還默默無聞的男人。
1956年5月1日,兩人在香港美麗華酒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照片里的兩人,一個帥一個美,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看起來像是美好姻緣的起點。
婚后,金庸的事業開始進入新的階段。
他創辦了《明報》,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創業初期,困難重重,資金短缺,人手不足,金庸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朱玫,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了她對丈夫無私的支持和奉獻。
資料參考:2018-10-31光明網——金庸一生三次婚姻 曾憑鴻雁傳書定情
她辭去了記者的工作,成為《明報》的第一名記者,與金庸并肩作戰。
為了幫金庸實現夢想,朱玫賣掉了自己的首飾,把錢都用來支持《明報》的運營。
在最艱難的時刻,她始終陪伴在金庸身邊,給予他鼓勵和支持,成為他最堅實的后盾。
兩人在共同努力的過程中,也迎來了愛情的果實。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查傳俠,來到了這個世界。
這孩子的到來,讓這個小家庭更快樂、更有希望了。
隨著《明報》的發展壯大,金庸的作品也越來越受歡迎。
他寫了《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等多部經典的武俠小說,知名度很高,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武俠大師。
射雕英雄傳
朱玫,作為金庸的妻子,也默默地為他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那時候,朱玫不僅是金庸的好幫手,也是他的事業搭檔。
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家庭和事業中,為金庸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她覺得,只要自己拼命努力,就能保住這份辛苦得來的幸福。
二、婚姻的破裂
時間來到70年代,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風靡整個華人世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十四部作品,讓他聲名鵲起。
神雕俠侶
他創辦的《明報》因為連載這些小說,成了香港的暢銷報紙。
此時的朱玫,已經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年輕記者,而是四個孩子的母親,是《明報》的重要成員。
她為金庸和這個家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她以為,自己終于可以歇一口氣,享受平靜的家庭生活了。
可是,命運卻給她來了個狠狠的打擊。
就在金庸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他們的婚姻卻走到了盡頭。
裂痕的出現,源于金庸的出軌。
他頻繁出入一家咖啡館,并與其中的一個年輕服務員關系曖昧。
這個服務員名叫林樂怡,比金庸小29歲,眉眼之間與金庸曾經的夢中情人夏夢有幾分相似。
朱玫最初并不相信這個傳聞。

她與金庸相識于微末,共同經歷了創業的艱辛,她不相信金庸會背叛自己。
當朱玫聽說金庸和林樂怡已經同居了,她感覺整個世界都崩了。
她質問金庸,金庸卻閃爍其辭,不肯正面回答。
朱玫的心,徹底涼了。
朱玫提出了離婚。
她實在受不了丈夫的背叛,這段婚姻已經名存實亡,她決定不再勉強維持。
金庸最初不愿意離婚,他害怕這會影響自己的名聲,也舍不得這個家庭。
但朱玫態度堅決,她已經對這段婚姻徹底死心。
兩人正僵持不下,結果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
他們的大兒子查傳俠因為感情上的困擾,再加上爸媽婚姻出現問題,一時壓力太大,選擇了輕生。
這個消息對朱玫和金庸來說,真是當頭一棒。
查傳俠的去世成了他們婚姻的最后稻草。
朱玫悲痛欲絕,她簽下了離婚協議,離開了這個曾經充滿愛與希望的家。
離婚時,朱玫提了一個要求:林樂怡不能給金庸生孩子。
她曾經提出的林樂怡不能生育的條件,在當時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有人說她心胸狹隘,也有人說她還在乎金庸。
但只有朱玫自己清楚,她這么做,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
她怕林樂怡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會冷落她的孩子。
她要確保孩子們能在金庸的照顧下,得到該有的關愛和呵護。
三、離婚與遺憾
19歲的長子查傳俠的驟然離世,無疑是朱玫人生中最沉痛的打擊。
她幾乎崩潰了,白頭發的老人送走黑頭發的孩子,這種痛苦讓她心如刀絞。
這也就成了她和金庸之間難以逾越的障礙。
在悲痛和絕望中,朱玫最終同意了離婚。
她清楚這段婚姻已經沒救了,再糾纏下去只會更痛苦。
她帶著一顆破碎的心,離開了這個曾經給她帶來過愛與溫暖的家。
她為這個家庭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
她曾經深愛著金庸,也曾經相信他們能夠白頭偕老,但現實卻無情地粉碎了她的夢想。
離婚后,朱玫的生活并不輕松。
她一個人帶三個小孩,日子過得挺不容易的。
盡管她獲得了《明報》的部分股份,經濟上沒有后顧之憂,但情感上的空虛卻始終無法填補。
她與孩子們的關系也日漸疏遠。
在孩子們眼中,她是嚴厲的母親,是導致家庭破裂的罪魁禍首。
他們不懂媽媽的痛苦,也接受不了她對爸爸的“背叛”。
朱玫理解孩子們的想法,但她無力改變。
香港,這座繁華的都市,對于朱玫來說,卻顯得格外空曠和孤寂。
她獨自一人生活在一棟老舊的唐樓里,拒絕了孩子們提出的要與他們同住的請求,她不想成為孩子們的負擔,也希望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生活。
離婚后的朱玫,幾乎與金庸斷絕了聯系。
他們偶爾會在一些公共場合相遇,但彼此之間,只剩下冷漠和疏離。
1998年,朱玫因肺病去世,享年63歲。
當她被發現時,已經沒有了呼吸。
她走得那樣悄無聲息,甚至沒有親人在身邊陪伴。
由于朱玫生前獨居,醫院的工作人員只能通過登報尋親的方式,才聯系到了她的家人。
孩子們這才知道媽媽已經不在了。
他們趕到醫院,卻只見到母親冷冰冰的遺體。
那一刻,他們才意識到,母親對他們的愛,是如此深沉而無私。
金庸聽到朱玫去世的消息,心里頓時百感交集。
他想起兩人曾經的甜蜜時光,想起朱玫為他和這個家庭所付出的一切,也想起自己對她的傷害。
他心里滿是后悔和內疚,可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她的離去,為金庸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揮之不去的陰影。
他曾說過,這一輩子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朱玫。
他信守承諾,此后再未與其他女人生育子女。
這或許是他對朱玫的一種補償,也是他對這段逝去愛情的最后祭奠。